五一劳动节特别策划 | 在订单起落的间隙中,聆听枣庄新就业群体的温热心声

2025-05-0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田甜

  大众网记者 田甜 李可欣 枣庄报道

  在城市的烟火脉络里,新就业群体早已成为“美好生活的织梦人”。他们的足迹丈量着街巷经纬,身影穿梭于云端订单,以“四季无休”的坚守编织万家便利,用“三餐不定”的忙碌守护城市脉搏。值此五一劳动节之际,让我们一同走进枣庄新就业群体的日常,在车轮转动的节奏里、在订单起落的间隙中,聆听他们奔忙背后的温热心声。

  2020年,张帅初入电商行业,在阿里巴巴、淘宝等传统平台开设线上店铺。一次偶然机会,经朋友引荐,他与一位网红合作带货。短短一分钟的直播,竟带来上万单爆单,工厂全员加班三天才完成发货。“这场直播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我。”张帅回忆道,“我意识到,直播电商的时代风口已然到来。”自此,他毅然转型,带领团队投身直播赛道,如今已成长为青合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的业务经理。

  如今,张帅的团队专注于家乡农特产品的推广,石榴、板栗、小米等特色好物皆是直播间的“常客”。他们秉持“应季而售”的理念,近期新上市的土豆便凭借新鲜口感成为爆款。通过与本地农户建立紧密合作,不仅降低了运输损耗成本,更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以实惠价格品尝到地道枣庄风味。

  在创业路上,薛城区商促局和社工部始终是张帅的坚实后盾。部门不仅助力企业成立党支部、给予资金奖励,还搭建起培训交流平台,协调对接优质货源,为团队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谈及未来,张帅眼中满是憧憬:“我要深挖枣庄特色,孵化更多本土品牌。”目前,他正与多家农村合作社深入洽谈,筹备品牌注册事宜,计划通过标准化生产与专业化运营,让枣庄特产走出山东、走向全国。“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加入电商创业,一起把家乡的好东西卖出去!”

  颜晴晴这位从业近两年的外卖骑手,日均穿梭街头八九个小时,用车轮丈量着城市的温度。每到节假日,订单量便呈爆发式增长,平日日均三四十单的常态,瞬间翻倍至五六十单。作为中班主力骑手,她常常从上线起就化身“城市摆渡人”,楼宇街巷间马不停蹄地奔忙。

  “再冷的天,也抵不过人心的暖意。”说起去年那个飘雪的午后,颜晴晴眼角泛起笑意。当时她顶着凛冽寒风,将华莱士汉堡准时送到客户手中,转身欲走时,门后突然传来清脆的呼唤。只见小朋友抱着一瓶大窑汽水追出来:“阿姨,你辛苦了,这瓶大窑送给你!”这份意外的关怀,让她在风雪中感到暖暖的。

  谈及遍布城市的爱心驿站,颜晴晴如数家珍:“这里就像我们的能量补给站。微波炉热饭、免费充电宝、冬暖夏凉的休息区,累了能歇脚,渴了有热水,手机没电也不慌。”这些细节构筑的温暖港湾,成为骑手们奔波途中的安心驿站。

  这份工作对颜晴晴而言,不仅是生计来源,更是平衡家庭与事业的智慧选择。她灵活安排配送时间,既能在孩子放学前赶回家准备晚餐,又通过辛勤劳动为家庭创造稳定收入,在生活的天平上稳稳找到支点。

  在城市街头,石正勇熟练地转动方向盘,这位有着五年多网约车驾龄的兼职司机,在接单与送单的循环中,日均完成十六七单行程。他深谙城市交通的潮汐规律 —— 下午五点至七点的晚高峰,以及夜晚九点到十一点的夜归时段,是订单最密集的“黄金时段”。为了保持充沛精力,他特意将晚上七点到九点留作专属休息时间,在万家灯火中稍作停歇,为后续的奔波蓄力。

  然而,这条流动的职业道路并非坦途。石正勇坦言,最让他无奈的是无端的恶意投诉。上月25日,当后排乘客点燃香烟时,他礼貌地提醒车内禁烟,对方却置若罔闻。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次日他竟收到平台通知,投诉理由赫然写着“车内异味”。这样的遭遇,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折射出服务行业从业者的无奈与委屈。

  谈及职业期许,石正勇目光坚定:“希望平台能优化抽成机制,合理调整分成比例。”在城市霓虹与引擎轰鸣声交织的日常里,他的诉求道出了无数网约车司机的心声 —— 在为乘客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期待得到更公平的回报,让这份车轮上的事业更有温度与盼头。

  在这个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外卖骑手穿梭街巷的身影、快递员奔忙投递的脚步、网约车司机流转不息的车轮、电商主播台前的热情讲解,共同勾勒出城市蓬勃发展的鲜活图景。新就业群体正以独特的方式,成为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自去年起,枣庄市委社会工作部和市委“两新”工委共同推动《枣庄市关爱凝聚新就业群体十条措施》落地实施,宛如春风化雨,为新就业群体带来切实关怀。这些举措从细微处着手,以精准贴心的服务,将温暖传递到每一位奋斗者的心间,让他们在拼搏的道路上感受到更多的支持与尊重,也为城市的和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