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信箱

用户名

密码
 

  中国联通 新闻热线:1317337110  新闻线索  网上投稿  法援在线
 
 
    枣庄大众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新闻搜索:
 
新媒体指出中日关系症结 日本总觉得高中国一等
  来源: 环球时报    日期:  2006-07-13 07:22:38     
发表评论】【打印本稿】【收藏本页】
 

    小泉今年9月即将卸任,很多人翘首以待,把改善中日关系的希望寄托在其继任者身上,而唯一的要求只是希望他不要参拜靖国神社。

    在如此重要的双边交往中,人们对政治领袖的期盼和要求,原本应该更多、更高、更严。可现在,“不参拜靖国神社”竟是唯一条件。要求是如此之低,如此之少,人们会禁不住为此心生寒意。这足以表明,当前中日关系是多么不正常,多么令人失望。

    历史问题上的摩擦只不过是更深层问题的表象。中日之间的根本问题,在于日本一百多年来一直以征服和主宰的心态看待和对待中国。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到1937年开始的全面侵华战争,直到冷战时期和冷战结束之后,日本的对华政策都建立于“软弱和分裂的中国”思维之上。在这几个历史时期里,虽然日本以各种不同名义和手段对付中国,但根本出发点一直没有改变。

    日本是美国的盟国,但其对华思维与美国的政策却有天壤之别。至少从罗斯福时代开始,美国对华政策的基调就一直是支持一个“强大和统一的”中国。虽然二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起伏不定,但无论民主党上台,还是共和党执政,即便是最初敌视中国的美国总统,几乎都要无一例外地清楚表明这一立场,而且在行动上都没有超越这个最基本的底线。

    因此,无论小泉之后谁上台执政,在历史问题上不再刺激中国,这只是最起码的行为规范。权宜性地淡化历史纠纷,有助于维持双边正常交往,但不可能规划中日关系的未来。除非主观上满足于这种摩擦和冲突不断的现状,否则,日本领导人必须作出历史性选择,对长期以来看待中国的态度以及对待中国的方式,进行一次顺应时代潮流的改变。

    当今的时代潮流是什么?一是全球化与区域化,二是全球新势力的崛起。这意味着日本再也不能继续自外于亚洲,更不能以高人一等的心态蔑视亚洲邻国。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使亚洲地区同时出现三大力量。日本的外交思维,尤其是对中国的政策,再也不能画地自限。相反,它必须承认势力均衡规则,彻底摆脱冷战时代的战略框架。

    可是从这些年的情况看,日本的对华交往依然承袭着冷战模式,其中尤以小泉政府最为明显。最近几年,小泉政府加紧强化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安保同盟关系,包括制定“周边有事”法案,甚至企图与美国和澳大利亚一起,建立遏制中国的战略防线,这些都是冷战外交思维的典型例证。

    日本长期以来一直依赖美国这个单一盟国,在很多时候与亚洲显得格格不入,也许现在是检讨的时候了。只有重新检讨这个政策的得失,日本与中国以及其他邻国的关系才有可能向正常化的方向演变;它矢志要成为全球政治大国的外交目标,也才有实现的可能。▲

    (摘自7月7日《联合早报》,原题:中日关系的前途究竟何在?作者杜平为《联合早报》评论员)

 

编辑:徐晓寒

发表评论】   【打印本稿】   【收藏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孟买爆炸类似马德里爆炸 "基地组织"是幕后黑手
>> 下一篇: 中俄向安理会散发关于朝试射导弹问题决议草案
枣庄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枣庄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枣庄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枣庄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枣庄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枣庄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枣庄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枣庄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大众网枣庄站 zaozhuang.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E-mail : zzdz@dzwww.com  TEL:0632-3177771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