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信箱

用户名

密码
 

  中国联通 新闻热线:1317337110  新闻线索  网上投稿  法援在线
 
 
    枣庄大众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新闻搜索:
 
孟买爆炸类似马德里爆炸 "基地组织"是幕后黑手
  来源: 新闻晨报    日期:  2006-07-13 07:19:09     
发表评论】【打印本稿】【收藏本页】

    这是当天,一名妇女在发生爆炸的“自由电影院”放映厅爆炸现场失声痛哭。这是一张张痛苦的脸,这是一名名受害者,男人,女人,父亲,母亲,孩子……这是一桩桩连环爆炸事件,这是一个个死亡数字,1,21,52,61,174……冷漠的数字背后,多少人在恐怖主义的暴力中无辜受害,多少普通的家庭在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恐怖主义是对全人类严重的威胁,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刻不容缓。 2005年5月22日,印度首都新德里2家电影院发生连环爆炸,导致1人死亡,60多人受伤。新华社发

    【手法】高峰时段引爆列车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认为,孟买连环爆炸令人联想到2004年发生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地铁连环爆炸,当时造成191人死亡。

    孟买警方称爆炸经过了“精心策划”,手法类似马德里爆炸:在交通高峰时段快速、连续引爆列车。印度警方负责人塞加·戈希说,系列爆炸的“设计理念”是最大限度地造成人员伤亡。

    爆炸发生在当地时间晚6时至7时之间,地点在孟买西北郊,从中央车站到教堂门站。这些线路平均每天运输数百万人次。在孟买,每列列车通常承载4500人,是核定承载量的三倍。交通高峰时段内,一些乘客甚至“挂”在门外,或者坐到车顶。美国《时代》周刊称,对恐怖分子而言,这种情况最适宜发动袭击。

    西班牙马德里爆炸案中,实施爆炸者携带炸药混入车厢,伺机引爆。相比之下,孟买列车爆炸均发生在头等车厢。

    分析人士指出,以上相似点说明,孟买列车爆炸是由某个国际恐怖组织依托当地军事派别发动袭击。

    【时机】就在八国峰会之前

    爆炸距离14日八国峰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仅三天。2005年7月7日伦敦地铁和公交系统遭到连环恐怖袭击,与当年八国峰会召开在同一天。

         另外一种看法是,系列爆炸并没有“选择时机”。印度新德里应对冲突研究所专家阿贾伊·萨尼认为,孟买爆炸案是“持续战争中的一节”。近10年来,克什米尔地区武装组织频频发动袭击。“他们一直在做准备,”萨尼说,“当条件成熟,他们就动手。行动本身就是目标。他们想说:‘我们在这里,我们会继续这么干。’”

   【元凶】 "基地"是幕后黑手

    在印巴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存在着数十个武装组织。每当类似恐怖袭击发生,媒体首先把怀疑目标锁定为其中最有实力的两支队伍,即拉什卡-泰巴伊斯兰武装组织和穆罕默德军。这两个组织策划并制造了2001年袭击印度议会大厦的恐怖行动。

    美国和平中心的克里斯蒂娜·费尔12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指出,制造11日的连环爆炸,唯拉什卡-泰巴伊斯兰武装组织有此实力。

    负责调查孟买爆炸案的反恐分队队长K·P·拉古万什告诉法新社记者,调查显示,袭击背后有一股"大势力"。

    安全专家接受美国《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他们一直怀疑拉什卡-泰巴伊斯兰武装组织与另一个遭取缔的派别"印度学生伊斯兰运动"勾结。

    2003年,"印度学生伊斯兰运动"在孟买制造9起爆炸。这个松散而激进的组织还涉嫌一系列反印恐怖活动,是2005年10月新德里爆炸案的幕后黑手。

    一家研究中心10日发布报告,警告说"印度学生伊斯兰运动"正加紧在孟买的行动。报告指出,今年5月9日和12日,巴基斯坦当局逮捕11名拉什卡-泰巴伊斯兰武装组织成员,在他们的住处搜到30公斤"旋风炸药"、17杆AK-47型步枪和50枚来自两座印度城镇奥兰加巴德和马莱冈的手雷,这两处都是"印度学生伊斯兰运动"的"巢穴",说明两个组织之间有牵连。

    2001年"9·11"事件以来,拉什卡-泰巴伊斯兰武装组织在世界各地遭追捕。远至英国伦敦、美国弗吉尼亚州、澳大利亚和法国,都有他们的成员落网。拉什卡-泰巴伊斯兰武装组织还一度在伊拉克现身。

    "就意识形态而言,拉什卡-泰巴伊斯兰武装组织与'基地'组织相近,"反恐研究人员罗汉·古纳拉特纳说,"实际上,他们在阿富汗营地里共同接受训练,'基地'鼓励拉什卡-泰巴伊斯兰武装组织'超越'克什米尔……渐渐地,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拉什卡-泰巴伊斯兰武装组织将变成一个国际恐怖组织。" □周轶君(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编辑:徐晓寒

发表评论】   【打印本稿】   【收藏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中、美等六国决定将伊朗核问题重新提交安理会
>> 下一篇: 新媒体指出中日关系症结 日本总觉得高中国一等
枣庄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枣庄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枣庄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枣庄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枣庄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枣庄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枣庄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枣庄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大众网枣庄站 zaozhuang.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E-mail : zzdz@dzwww.com  TEL:0632-3177771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