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启程!5月5日,枣庄市2025年“红十字博爱周”正式启动

2025-05-0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田甜

  大众网记者 田甜 枣庄报道

  4月30日,“矢志人道 携手同行”枣庄市2025年红十字博爱周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5月5日上午,枣庄市红十字会与市卫生健康委将在薛城区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广场(临山广场)联合举办枣庄市纪念世界红十字日暨红十字博爱周启动活动,全面启动全市2025年“红十字博爱周”活动。

  枣庄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副会长邵涛,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新闻发言人夏近涛,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新甫,滕州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王茜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邵涛介绍说,近年来,全市红十字会系统立足党和政府人道领域助手定位,奋力推进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透明度指数评价工作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一方阵;先后荣获全省“5·8人道公益日”众筹活动、医学捐献服务、应急救护、应急救援、人道救助等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实现了业务工作“百花争艳”,交出了一份合格“人道答卷”。

  党建业务同频共振。始终把政治建设更加过硬作为根本遵循,团结带领全市红十字会工作者、会员、志愿者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始终把党建工作愈加坚实作为努力方向,认真履行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努力推动模范机关建设和“四强”党支部创建,推进党建业务“双融双促”。始终把营造清廉氛围作为目标追求,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优良作风为引领,以典型示范为榜样,推动红十字工作出彩出圈、争先进位。

  治理体系协同高效。向改革要动力,以创新促发展。紧扣群团改革要求,健全内部管理,引入法律顾问,在县级以上红十字会全部设立监事会,形成“理事会决策、执委会执行、监事会监督”的治理结构。大力实施组织体系建设巩固提升三年行动,发展红十字基层组织523个,团体会员112个,个人会员3.84万人。城乡一体化推进160个博爱家园建设,打造红十字“博爱角”,让红十字服务既可感又可及。在全省率先建设红十字“一码通”数字服务平台,在全市开通“博爱通”捐赠管理系统,切实提升红十字会社会公信力。

  主责主业亮点纷呈。围绕中心大局,扩面延链、深耕主业,担当作为、服务民生。建立跨区域应急救援体系;设立全省首家应急救护“名师工作室”,建成10个名师工作室,培养师资152名,取证类培训5.44万名、普训48万人次,救援救护成效显著。开展“博爱枣行动”春节送温暖活动,发放款物86.53万元;争取项目资金329.5万元,救助122名白血病和先心病患儿;发起“博爱枣行动——博爱助学”项目筹资37.4万元,助力362名困难学子圆梦学业;“5·8人道公益日”筹资411.56万元,推动26所博爱卫生站建设,人道救助成果丰硕。新入库造血干细胞血样1419人份,累计入库15142人份,成功捐献89例;累计实现遗体(器官)角膜捐献103例,建成遗体器官捐献缅怀场所2处,大爱“三献”成绩突出。

  宣传矩阵效能凸显。秉持“大宣传”理念,整合线上线下媒体资源,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策划主题宣传。围绕中国红十字会建会120周年、枣庄市红十字会建会40周年开展系列宣传纪念活动,举办2期新闻发布会,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媒体,累计发表信息近2000篇,《“三突出三提升”推动应急救护培训提质增效》等信息在中国红十字报刊发。组织“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月”,开展寻找“最美红十字救护员”等活动,挖掘优秀红十字工作者和志愿者典型,社会正能量得到弘扬,文明新风尚得以引领,红十字会影响力、公信力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落实中国红十字会十二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将聚焦全市“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安排部署,力争重点工作求突破,考核工作争先进,改革工作创亮点,在新时代枣庄实践中书写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实施“铸魂强基”工程,开创党建引领新局面。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进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对党忠诚教育,落实“融·新党建”建设要求,打造“红心献党、救在身边”党建业务融合品牌。落实“三级五岗”责任清单,构建闭环式责任体系。常态化推进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举办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大力培育“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办、承压能抗”干部队伍。

  实施“生命护航”工程,筑牢群众安全防护网。健全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提升物资库管理和募捐款物接收管理水平。通过工作室领衔、项目化推动,实施“救在身边 家园守护”应急救护能力三年提升行动,力争今年实现取证类培训3万人、普及型培训20万人次,助力健康枣庄建设。创新“5·8人道公益日”互联网众筹模式,利用“博爱通”上线救助项目,设立红十字博爱基金,培育人道事业“粉丝”群。开展“博爱枣庄温暖行”活动,推广“红救助”应用小程序,做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大病儿童救助项目”和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审核工作。

  实施“品牌赋能”工程,谱写“大爱三献”新篇章。常态化运行造血干细胞血样“随到随采”机制,2025年完成志愿者血样入库700人份以上,培育“红十字爱心相髓”品牌。发挥器官捐献学科联盟功能,依法依规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点亮“生命接力”温暖名片。推进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场所建设,完善“三献”捐献者家庭褒奖慰问机制,做好人道关怀服务。持续开展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宣传活动,积极倡导自愿无偿、高尚利他的捐献理念。

  实施“民生暖心”工程,架设博爱惠民连心桥。发挥学校红十字会优势,开展青少年生命健康教育,推进红十字生命教育项目落地,引导青少年认知生命、敬畏生命、珍视生命。聚焦人口老龄化,试点红十字养老服务,实施“红十字助老行动”。壮大志愿者队伍、培育特色项目、打造服务品牌。规范全市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主动融入全市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推动志愿服务扎根基层治理。

  实施“筑基焕新”工程,激发事业发展新活力。以推动学校和医院红十字基层组织和阵地全覆盖为目标,力争2025年新增基层组织数300个,发展红十字会会员1万名、志愿者1000名。积极推进“博爱卫生站”建设,启动新一轮众筹工作,助力全市乡村振兴和村卫生室三年提升行动。深化“数字红会”建设,做好核心业务与基层阵地数智化融合。推动透明度建设向区(市)延伸,保持透明度指数评价工作全省全国领先。

  实施“聚力扬声”工程,提升人道传播影响力。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结合BRT车体、城市地标大屏等户外载体,构建“云端+街头”立体传播网络。结合世界红十字日、世界献血者日等重大节日,策划主题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传递博爱精神。开展“5·8人道公益日”众筹及“一起走”公益捐步活动,推动红十字宣传从“单向输出”向“全民参与”升级。加大典型培树力度,讲好红十字故事,传播红十字精神。

  新闻伴读

  发布会现场问答实录

  记者:今年5月5日至5月11日是红十字博爱周,据悉市红十字会将开展红十字博爱周系列活动,请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夏近涛:今年的“红十字博爱周”,市红十字会将围绕“矢志人道携手同行”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主要活动内容包括:一是举办“法韵红会博爱枣庄”红十字法律法规知识竞赛。以“法韵红会博爱枣庄”为主题举办全市红十字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引导广大红十字工作者、会员、志愿者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山东省红十字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等法律法规,掀起红十字法律法规学习热潮。

  二是举行2025年纪念世界红十字日暨红十字博爱周启动活动。5月5日上午,市红十字会与市卫生健康委将在薛城区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广场(临山广场)联合举办枣庄市纪念世界红十字日暨红十字博爱周启动活动,全面启动全市2025年“红十字博爱周”活动。活动现场,将为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养老服务志愿服务队授旗,组织现场救护演练,开展“三救三献”宣传市集活动,并组织医疗专家开展义诊和健康知识宣传。

  三是推动“5·8人道公益日”众筹活动。根据2025年全国红十字系统“5·8人道公益日”众筹活动安排,组织全市各级红十字会积极参加“5·8人道公益日”众筹“博爱卫生站”及“家庭温暖箱”项目,组织开展“5·8人道公益日”“一块走”公益活动,搭建开放共享的人道服务平台,广泛动员社会爱心力量积极参与爱心捐步和公益众筹活动,在更大范围内凝聚力量、动员资源,传递爱心。

  四是深入开展红十字生命教育宣传活动。红十字博爱周期间,精心组织生命教育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在城乡社区组织开展生命教育讲堂,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和卫生健康知识。结合实际,在学校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等知识与理念宣传,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生命的过程、价值,传播“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保护生命”的理念。

  五是开展红十字会志愿者上岗行动。充分发挥“应急救护名师工作室”师资志愿服务团队和广大救护志愿者作用,在高铁站、公交站、商场、景区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和大型赛事活动中,佩戴统一的红十字标识,组织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援值班备勤、红十字救护员值守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坚持面向基层,面向易受损群体,重点关注城乡社区一老一小和新就业群体,充分发挥博爱家园、博爱卫生站等基层红十字服务阵地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红十字特色志愿服务和人道救助行动。

  六是开展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防灾减灾日前后,围绕防灾减灾日主题,借助志愿者力量依托社区博爱家园、红十字博爱卫生站,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向群众广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结合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校园工作,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护培训演练,组织开展红十字防灾避险知识竞赛。整合宣传资源、运用新技术、新模式,借助网络平台广泛宣传逃生避险和防灾减灾知识。

  七是大力宣传红十字先进典型。借助新闻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加强对我市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等的宣传,聚焦典型人物在应急救援、人道救助、志愿服务等领域的突出贡献,提炼真实、感人、有代表性的故事。结合线上线下渠道,多角度、多方位、多平台深入报道他们的感人事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红十字故事,弘扬红十字精神。开展优秀红十字救护员宣传活动,传播急救故事,推动形成“敢于施救、善于施救”的良好氛围。

  “5·8人道公益日”众筹活动是红十字博爱周活动的重要内容,借此机会再重点介绍一下。

  “5·8人道公益日”众筹活动由中国红十字会发起并指导,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负责筹资活动的综合协调和组织实施。今年市红十字会将围绕“博爱卫生站”“家庭温暖箱”等项目开展互联网众筹活动,并同步组织参与5·8人道公益日“一块走”公益活动。“一块走”公益活动目前已开始,活动从4月21日至5月20日,通过走路捐步获得爱心企业的助力金,期间用户微信步数每天达到5800步,即可捐步,获得不低于0.5元的配捐,捐步获得的助力金将全部用于我市家庭温暖箱项目。

  4月21日至5月20日期间,广大爱心企业、单位、市民可通过访问枣庄市红十字会官方网站或“博爱枣庄”微信公众号发布的链接,选择众筹项目,参与捐赠。其中博爱卫生站项目,将于5月7日至5月9日在腾讯公益平台进行1:1企业配捐。即每筹集7.5万元公众筹款,即可众筹获得1所15万元的博爱卫生站。每一份捐赠,每一次转发,都是爱心和温暖的传递,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守护。期待社会各界爱心单位及爱心人士的热情参与!

  记者:应急救护培训是红十字会的核心业务,深受群众欢迎,好多志愿者也参与其中,请问志愿者在推进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中具体发挥了哪些关键作用?

  王新甫: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普及一直是市红十字会的重点工作,2024年全市共实现普及性培训21万余人次,持证类培训2.69万人,这项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广大红十字志愿者的辛勤汗水。

  一是依托优秀志愿者组建优秀应急救护师资团队,救护教学提质。市红十字会牢牢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个关键,依托医院、学校等优秀志愿者成立了枣庄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讲师团,并通过“以老带新、以优促新”模式提升全市应急救护师资能力。在2024年全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中,讲师团成员表现出色,市红十字会获团体二等奖,师资徐小凡获“山东省红十字会优秀师资”称号,杨刚三课件获省优秀培训课件一等奖,有力保障了救护培训教学质量。

  二是依托志愿服务阵地,救护培训成果遍地开花。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是开展救护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截至目前,全市通过自建、部门合作等形式,共建成8所红十字(会)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生命安全体验与培训教学双功能,通过自助式参观学习实现“培训+体验”一体化模式,有效激发群众主动参与热情,成为扩大红十字影响力的“效能倍增器”。多年来,市红十字会以项目形式大力支持应急救护志愿服务工作,“急救白金十分钟”志愿服务项目在全省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五为”志愿服务大赛中荣获银奖,“共防溺水 安全‘童’行”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山东省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铜奖。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队队长杨刚三和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王伟被评为“中国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工作先进典型”。

  三是打造“名师工作室”,应急救护品牌升级。2024年市红十字会凝聚志愿者力量建成首家省级应急救护名师工作室——“杨刚三应急救护名师工作室”,并以此为示范,先后建立9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实现了应急救护“名师工作室”区(市)全覆盖。工作室孵化的“急救白金十分钟”“枣救枣安 救在身边”项目,分别获省应急救护创新案例一、二等奖,“十分钟,‘救’在身边”志愿服务项目获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四是志愿服务队聚力,立体宣传增效。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结合重要主题节点,深入社区、商圈、景区等公共场所开展线下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现场演示、互动体验等形式直观传递急救知识,扩大急救宣传覆盖面。另外,2024年市红十字会推出“急救地摊”与“急救夜市”,红十字志愿者摇身一变成为“摊主”,摆开模拟人、急救包等道具,热情招呼过往市民,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授急救技能。

  记者:请介绍一下2025年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有哪些特点。

  王新甫:2025年救护培训工作将聚焦四方面:一是创新驱动,依托名师工作室推动“枣救枣安 救在身边”项目落地,针对培训人群开发特色课程,试点“互联网+急救”混合式培训;二是长效育才,联合部门定向培养乡村医生、校医等基层师资,通过初训班、研讨会、竞赛等方式提升师资水平;三是立体宣传,线上在抖音等平台开设“急救小课堂”,线下结合“五进”发放手册、张贴海报;四是深化合作,与交通、文旅等部门在公共场所新增AED并培训管理人员,联动兄弟城市开展跨区域培训与经验共享,提升区域救护协同能力。

  下一步,市红十字会将继续秉持“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以更精准的服务、更创新的模式、更广泛的协作,推动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工作向纵深发展,让急救技能成为更多人的“必修课”,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构筑更坚实的安全防线。

  记者:请介绍一下滕州市红十字会在今年红十字博爱周期间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开展红十字人道传播与资源动员?

  王茜:一直以来,滕州市红十字会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主动当好改善民生的“推动者”、弘扬新风的“参与者”和人道救助的“先行者”。今年,红十字博爱周期间将落实枣庄市红十字会的工作安排,结合滕州市实际,精心策划、积极组织开展好红十字博爱周系列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各项业务工作创新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实施助力民生福祉的善城善助。成立滕州市红十字会“5·8人道公益日”众筹活动领导小组,构建市、镇(街)、社区、团体会员单位、志愿服务队“五位一体”工作矩阵。精心组织滕州市人道资源动员暨“5·8人道公益日”网络众筹培训班,提升红十字系统网络筹资能力。聚焦温暖箱和博爱卫生站两个项目,积极动员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更多人道资源,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工作态势。

  二是践行点燃生命希望的善行善举。举行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事迹宣讲活动,举办2025年度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欢送仪式,推进人体器官(遗体)捐献纪念园建设并高标准举办追思活动,承办全市医学捐献服务工作推进会,启动“生命的礼物”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宣传登记工作,用大爱书写中华善城人道主义事业的光辉篇章。

  三是夯实守护生命健康的善治善为。实施“家园守护”“校园守护”“安全守护”“伴行守护”四大行动,广泛组织“急救地摊”“急救夜市”“急救楼宇小课堂”等健康科普活动,组建66人的滕州市高水平应急救护讲师团,积极培育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滕州市中医医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3个应急救护培训“名师工作室”,力争各类培训人员达到12000人,普及型培训人数达到10万人次。

  四是聚焦多维传播新风尚的善宣善言。围绕红十字博爱周“三个一”传播工程,举办一次博爱集市,设置应急救护、应急救援、为老助老服务等现场体验区,让“看一看”变为“练一练”;组织一期“志愿者说”,挖掘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进一步讲好红十字故事;开展一次“点亮善城人道伴行”活动,在各大媒体、公共场所电子屏幕、宣传栏、自媒体等播放和刊登红十字公益广告,点亮善城大地,营造全社会了解、支持、传播红十字大爱精神的浓厚氛围。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