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海报设计:杜文川
本网评论员 田甜
当“红石榴幸福号”公交婚车披着红绸驶过枣庄街头,当滕州市20对新人在新能源公交车里笑靥如花,一场关于移风易俗的生动实践,正以浪漫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从公交车集体婚礼的流行,到各区(市)集体颁证仪式的创新,枣庄用“低碳浪漫”破解传统婚俗的陈规旧习,让文明新风真正吹进群众心坎,为新时代婚俗改革写下温暖注脚。
公交婚车的走红,折射出青年群体对婚礼仪式的深层诉求。曾几何时,婚车攀比、彩礼繁重成为婚姻的“甜蜜负担”,动辄数十辆豪车组成的车队,不仅造成交通拥堵,更让婚礼变了味道,而“红石榴幸福号”的出现,恰如一股清流——新能源公交车低碳环保,车厢布置温馨喜庆,亲朋好友全程参与互动,既保留了婚礼的仪式感,又剔除了不必要的奢靡浪费。正如新人庞先生所说,在公交车上唱歌玩游戏的热闹氛围,远比传统婚车的冰冷排场更有温度。这种“去物质化”的仪式创新,本质上是年轻一代对“婚姻真谛”的重新审视:爱情无需靠豪车堆砌,幸福可以用更轻盈的方式承载。
集体婚礼的规模化落地,彰显着基层治理的柔性智慧。从滕州20对新人的集体婚礼,到“荷你有约”“执笔寄情”等主题颁证仪式,枣庄的移风易俗工作没有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是通过政府搭台、国企参与、群众唱戏的模式,将文明理念转化为可触摸的现实场景。交发集团精心调配新能源公交,量身定制“幸福号”列婚车;民政部门在颁证仪式中融入传统文化,开设婚姻家庭课堂;福彩中心创新“公益+婚俗”模式,为新人送上别样祝福……这些举措既尊重了传统婚俗的情感价值,又注入了现代文明的时代内涵,让移风易俗不再是生硬的“禁止”,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引导”。当新人在洒金红笺上书写“家和万事兴”,当集体颁证仪式取代烦琐的传统礼节,文明新风便在春风化雨中深植人心。
“婚事新办”到“理念革新”,背后是社会治理的系统思维。枣庄的移风易俗之所以能落到实处,得益于“顶层设计+基层创新”的双重驱动:市级层面打造“枣城有爱?缘定榴乡”的服务品牌,统筹推进婚俗改革;各区结合地域特色精准施策,薛城的书法婚书、台儿庄的夫妻相处之道讲座、市中的福彩公益元素,让文明实践充满个性色彩。
公交车上的集体婚礼,是流动的文明宣传栏,更是新时代的幸福宣言。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移风易俗不必板起面孔说教,当文明实践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当传统礼仪与现代理念美美与共,新风尚自会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期待更多像“红石榴幸福号”这样的创新载体涌现,让爱情回归本真,让文明成为时代底色,在每一对新人的幸福笑容里,照见社会进步的明亮未来。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