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大众网记者 李雪 李可欣 刘磊 枣庄报道
如何解锁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密码,枣庄市薛城区正掀起向“新”破局、向“绿”前行的热潮。
回望“十四五”发展之路,该区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传统产业提速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处处呈现出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万千气象。
协同新旧 实现产业提速升级
老牌传统能源企业,如何“补链强链”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潍焦集团薛城能源给了我们答案。
近年来,该企业先后投资18亿元,落地环保节能、苯酐及增塑剂、高端化学品等项目,推动产业链向精细化、高端化延伸。薛城能源总经理助理郎咸波说,“退城进园”13年后,企业实现了从“黑色煤焦”到“绿色化工”的蜕变。
“十四五”期间,企业累计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40亿元,较“十三五”期间300亿元的营业收入增长80%。年均上交税金3亿元,较”十三五”期间增长50%。
百亿巨头向新升级的同时,薛城区一个个新兴产业长出“强枝”。
三年前,中科智能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行业奇迹,如今这家年轻企业已经扎根薛城,年产智能电网设备30万台,高端绿色铜合金3.6万吨。2024年营收突破15亿元,其智能化车间成为“黑灯工厂”行业标杆。
中科智能(山东)有限公司车间全过程通过工业4.0技术实现云端管控
截至目前,全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0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7家。2024年底高新技术产值占比31.22%,产值同比增速20.17%,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敢闯擅为 谋划未来培育引擎
在区域经济发展你追我赶的浪潮中,如何找到新的增长点?提前谋划,发展未来产业是关键。
瞄准这一发力点,薛城区抢占新赛道,2023年底便超前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奔赴全国20多个城市实地考察,积极对接引进低空经济“头部”“腰部”企业,从200余条项目线索中筛选出40余个重点项目精准招商,逐步构建起以“整机制造+核心部件+应用场景”为架构的低空飞行器及动力系统生产制造主导产业生态体系。
如今,一架架无人机从枣庄低空经济动力谷生产车间飞向蓝天、走向市场。从无人机配送、幕墙清洗,到生命救援、农林植保、航拍物探……越来越多的“低空+”场景正在生动上演。
作为枣庄市主城区驻地,薛城区助力打造建设“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瞄准“储能+氢能”持续发力。协氢科技年产5万台氢燃料电堆生产项目已投入生产,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生产、当年收益。海帝新能源“十四五”期间已在美国、日本、印度、拉丁美洲等11个国家或地区设立分部,产品95%以上出口,2024年销售额比2021年实现了翻番。
协氢(枣庄)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忙生产
政策支持加大、营商环境优化、龙头企业带动……宝狮智慧储能、熵路新能源均已建成投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被列入工信部“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研发计划。
新产业、新体验、新场景,在这里破土而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生动诠释着“新”潮澎湃的无限生机。
勇于破立 优化生态集聚合力
一个项目从签约到开工需要多久?在薛城,最快仅需1个月。
该区在全省率先推出“函证并行”审批制度改革,让审批时限压缩幅度达80%。枣庄低空经济动力谷8万平方米现代化标准与定制厂房180天拔地而起,航景创新无人机超级工厂项目,从洽谈到投产仅用7个月。
产业破局背后,充满着政府角色从"管理者"到"合伙人"的转变痕迹。
看着车间内紧张忙碌的生产线,爱德士制造中国区总部行政总监江欢清晰记得,2024年投资1.1亿元的两者鞋业高端跑鞋项目上马,企业在用工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当地街道政府全方位的帮扶下,得以顺利投产。“在关键时候总能第一时间找到他们。”江欢感慨道。2024年爱德士鞋业薛城制造中心营收超11亿元,这是企业与地方政府的一场“双向奔赴”。
如今,薛城区对低空经济的支持持续走深走实,由“政策指导”向“资金支持”延伸。枣庄低空经济发展基金的组建,已累计为3家“链主”企业基金注入1.48亿元,助力拎包入驻、轻装上阵。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薛城区15项主要经济指标中6项增速挺进全市前三。“十四五”期间,全区新增有效期内创新型中小企业180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21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
风起凤鸣畔,飞翔青云端——当下的薛城,在新质生产力新引擎的驱动下,已做好再出发的准备,在这片创新涌动的沃土上,“新质繁花”正在孕育出无限硕果……
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