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强:三尺讲台十九春,用工匠精神诠释教育者的“沉”与“守”

2025-09-1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田甜

  大众网记者 田甜 枣庄报道

  9月9日,枣庄市“学习身边榜样”记者见面会举行。本次发布会,邀请了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青年人才创业兴村党支部书记、山东力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宝学,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负责人蔡强,山东丰源通达电力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尤纪超,枣庄润众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郑冲,枣庄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孙峰这5位代表与大家见面交流。

  蔡强,从教19年,始终坚守职教一线,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教学中,他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把车间当作课堂,将工匠精神融入每一节课,累计授课7000余节,主持制定机制专业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并获奖37项。多名学生成长为齐鲁首席技师、省技术能手,成为行业骨干。他带领团队服务区域产业,攻克企业技术难题20余项,获发明专利9项,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同时,他连续5届担任市技能大赛裁判长,参与“金蓝领”培训,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蔡强先后获评枣庄市突出贡献教师、枣庄市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等荣誉。

  职业教育的核心始终是“技”与“德”的融合。技能是立身之本,工匠精神是成事之基。对他而言,工匠精神不仅贯穿于课堂教学和竞赛指导,更深深融入服务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难题的一线实践中。比如,他曾带领团队为滕州卷烟厂开展技术服务,针对切丝机过载保护机构安全销更换难题,团队以工匠精神把控技术细节:通过优化轴承座结构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进行工况模拟验证,确保部件在极端工况下稳定承载。改进后拆装时间从431分钟减至26分钟,效率提升94%,该方案已推广至多台设备。针对山东奥旋旋转接头制造有限公司螺纹加工中出现的乱牙、丝锥崩刃问题,他们改造攻丝机中伺服电机模块,嵌入压力传感反馈算法,并历经数十次打磨与参数调试,将工匠精神融入每个技术环节,实现了自适应攻丝,攻克了企业技术瓶颈,并使攻丝效率提升40%。

  这些实践让他深刻体会到,工匠精神不仅是精益求精的技术追求,更是一种沉得下去、耐得住性子的责任与担当。对企业来说,这些技术服务不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提升,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他的学生大部分是未来的企业一线工人,对他自身而言,每一次深入企业都是一次宝贵的“反向学习”,真实的生产场景和复杂技术问题,不断反哺他的教学与科研,让他更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工人,他该教学生什么、怎么教,真正实现了“产教融合、双向赋能”。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