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8条幸福路,焕新18个老旧小区,薛城以精细管理交出“住有宜居”答卷

2025-09-2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可欣

  大众网记者 李可欣 枣庄报道

  9月25日,枣庄市薛城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基本公共服务成效“住有宜居”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聚焦居住环境领域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了展开介绍。

  薛城区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国强,薛城区交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庞林,薛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腾,常庄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李增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杜国强介绍,今年以来,薛城区住建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为中心,围绕居住品质提升、城市服务管理、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等内容,全力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居住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路网建设加快推进。2025年投资7575万元,新建云之上、金宸云著等项目周边道路8条,总长3.53公里。目前总体进度达75%,韩龙山一路等3条道路已具备通车条件,其余5条正全力施工,建成后进一步便捷居民出行。燃热保障坚实有力。持续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城镇燃气管道设施“带病运行”专项治理,全区燃气领域安全平稳运行。积极督促供热企业开展“冬病夏治”工作,对管网、阀门等供热设施进行全面维修和保养,确保市民温暖过冬。市政设施精细管护。对部分道路路面、交通标线及公共照明设施进行更新,完成3处主干道交叉口渠化改造,城市运行更加安全高效。二是居住环境焕新提质。老旧小区改造圆满收官。7月底全面完成18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改造房屋187栋、面积59.38万平方米,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绿色空间拓展升级。建设提升口袋公园5个,建成儿童友好公园1处、城市绿道示范段2公里,新增“国球进公园”活动场地6处、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点位2处,完成5条道路绿化彩化,居民休闲空间品质持续优化。三是物业管理精细规范。监管服务同步强化。常态化开展物业检查督导,累计评定物业企业150家次。深入实施物业服务提质增效“十项工作措施”,专项整治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公共收益等突出问题,累计规范公共收益57.19万元,惠及居民3.4万户。诉求响应渠道畅通。组织开展7次物业项目经理“接待日”活动,现场解决问题809条;召开9次联席工作会议,定期复盘分析12345热线等渠道反映问题,有力推动物业领域满意度提升、投诉率下降。

  交通运输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是织密交通网络。区交运局坚持高标准建设,以“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为抓手,持续加大农村公路路网延伸通达和改造提升力度,逐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今年以来,已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19.5公里、养护44公里。同时,加大日常养护巡查力度和对辖区县乡道路重点路段的安全排查力度,及时采取增设安全防护设施、修复路面等措施。今年以来,累计小修挖补12000㎡,路面灌缝16000米,增设标志标牌7处,安装道口标柱、警示桩50余个,施划标线1350㎡,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二是优化公交站点。组织力量对全区公交站点进行了全面排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实施整改,切实提升全区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截至目前,完成对全区185处公交站点的全面冲洗清洁,维护加固公交站点亭45处,更换缺失指示牌12个、破损玻璃6处、破损公益广告62幅,为人流量较大的89处公交站点安装防撞柱,有效提升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防护水平。三是强化智慧执法。强化交通运输执法,聚焦客运、货运等重点行业及大气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为群众提供安全的出行环境。扎实开展网约车市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及电子执法终端等技术手段,快速识别网约车辆合法性,强化对违规营运数据的分析研判,提升打击精度。今年以来,共查处违法违规网约车120辆次,有效净化了客运市场环境。聚焦扬尘治理核心目标,纵深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用好9处治超非现场执法设施,截至目前,共检测、复检超限超载车辆884辆次,查处涉嫌违法运输车辆322辆,与环保和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35次,有效遏制了脱落扬撒违法行为。

  城市管理得到进一步优化。一是扎实推进防汛备汛工作。充实完善城市防汛物资储备,建立辖区内易积水点、下穿桥涵等重点防护部位台账,明确新、老城区72处点位防汛责任人,组织开展城市防汛应急演练,按照“一点一策”原则改造提升易涝点7处,确保指挥调度、隐患排查等各项防汛准备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落实建筑垃圾全过程监管。规范联单管理,严格把控产生、运输、消纳各环节,做好联单备案存档,督促临时消纳场完善管理台账,规范装修垃圾全过程管理。今年以来,共排查建筑垃圾堆放点80处,督促134个小区设立装修垃圾暂存点,实现建筑垃圾全闭环可追溯管理。三是开展夏季餐饮油烟集中整治行动。重点加强夏季烧烤大排档规范治理,要求商户在外摆区域铺设防油地布,督促40家商户更换油烟净化设备,清理取缔露天烧烤行为30余起,有效防范夏季餐饮油烟造成的大气污染。四是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耐心倾听群众意见建议,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诉求,高效办理涉及建筑垃圾等城管领域的环保投诉,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

  新闻伴读

  发布会现场问答实录

  记者:物业服务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感,请问在提升物业服务质量、规范物业行为以回应居民关切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关键措施,并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

  区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国强:物业服务关系千家万户,既是群众日常生活中时刻感知的“身边事”,也是基层治理中至关重要的“关键棋”。区住建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齐抓共管、群众参与和标本兼治,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管理,紧紧围绕“打造首善之区,建设品质薛城”的目标。今年以来,通过实施物业服务提质增效“十项工作措施”,针对物业领域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十项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结合《全市物业领域诉求办理情况通报》所反映的问题,建立“问题、责任、整改”三张清单,累计整改消防通道堵塞、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80余处;查处违规处置公共收益行为49起,为业主挽回经济损失57.19万元,惠及3.4万户,进一步规范了物业服务行为,提升了服务品质。并持续开展专项巡查和物业服务质量评价工作,严格执行“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评比”制度,今年以来累计评定“红榜”企业18家、“黑榜”企业4家,清退履约不到位企业2家,评定信用等级A级以上物业企业14家,公开晾晒结果,形成“比学赶超”良性竞争态势;通过建立“项目经理接待日+三方联席会”机制,上半年开展接待日活动7次,现场解决问题809个;召开联席工作会议9次,定期复盘12345热线、“两枣”平台等渠道反映的物业问题,推动全区物业投诉率同比下降28.3%。同时,扎实推进物业行业党委年度“十件实事”,设立“暖心驿站”33处,新增快递柜29组,开展公益服务、困难慰问及节庆活动50余场,切实提升社区居民的便利性与幸福感,实现了物业服务质量和效能的双提升。

  记者:近年来薛城区农村公路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请问,区交通运输局在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效?下一步还有什么打算?

  区交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庞林: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是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先导条件。近年来,我局始终将其作为交通运输领域基本公共服务的重中之重,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高标准建设,打造“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样板。围绕“农村公路+红色文化”“农村公路+乡村振兴”“农村公路+乡村旅游”,建成“爱国红色教育路”十里湾绿道、“产业发展致富路”榴园绿道、“美丽生态景观路”长峪山绿道,有效促进农村公路沿线产业、旅游、生态景观与特色公路文化融合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农村公路661.265公里,镇街通畅率、建制村通畅率均为100%,绿化实现全覆盖。

  二是全链条管养,构建“长效+智慧”养护新格局。先后出台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路长制”等方面的文件,建立健全“全民参与,联合整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格局。完善农村公路长效管养机制,加强日常考核、监督,提升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近三年来,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达141公里,年均养护里程达到总里程的7%以上。

  三是全域化运营,激活“城乡+产业”服务新生态。以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持续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全区共建成乡镇运输服务站3个,开通城乡公交线路及BRT线路11条,投入公交车辆119辆,城乡客运新能源车辆比例接近100%。同时,不断完善城乡配送网络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共建成乡镇寄递物流共配中心4处,建设村级快递服务网点157个,覆盖率达90%以上。今年,建成并运营京东(枣庄)智慧物流港,引导中通、韵达2家快递企业入驻运营,初步构建了“区有分拨、镇有中心、村有站点”的三级网络格局。

  记者:在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及环卫保洁的日常维护中,薛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提升维护质效,确保居住环境持续优化?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腾:我们始终秉持“精管善治 城美人和”理念,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着力将精细化要求贯穿于市政设施维护、园林绿化养护、环境卫生保洁全过程,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优化市政设施,筑牢城市运行根基。以“市政设施规范提升年”为抓手,对城区部分道路路面、道路标线、主干道交叉口以及公共区域照明设备实施升级改造;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提标改造项目,按照“一点一策”原则改造提升易涝点7处,切实增强雨水设施排水能力,消除道路积水隐患。同时,优化出行配套设施,调整京沪高铁枣庄站停车场布局,新增停车位170余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0个,并将北停车场通行结构调整为2进2出,提升通行效率。

  二是深化园林养护,提升城市生态品质。推进绿化建设与升级,实施绿化拓展工程,建成并提升口袋公园5个,打造儿童友好公园1处、城市绿道示范路2千米,新增“国球进公园”活动场地6处、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点位2处,建设绿化彩化城市道路5条,完成民生路等30余条主次干道30000余棵行道树的修剪整形工作。此外,将世纪大道(店韩路至长白山路段)及店韩路(薛城段)纳入养护范围,组织养护公司开展日常养护作业。

  三是强化环境保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加强道路保洁作业,城区主次干道每日洒水不少于3次,机扫作业不少于2次,针对部分空气质量不佳的路段,动态增加机扫洒水频次。规范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转运处理生活垃圾9万余吨,收集处理餐厨垃圾约4900吨。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上半年全区共更换、新增分类垃圾桶500余个,新建分类亭6个,新投放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20台,新增分类运输车13辆,有效提高垃圾分类覆盖率与资源化利用率。

  记者:常庄街道在提升物业服务品质方面有哪些经验做法?

  常庄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李增:以专项行动为抓手,精准破解服务痛点。开展住宅小区物业领域“降投诉、优服务”专项行动,聚焦居民反映集中的物业问题,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从源头减少投诉纠纷,推动物业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优化”转变,切实提升服务质量与居民满意度。

  搭建直接沟通桥梁,高效响应居民诉求。指导辖区物业服务企业常态化开展项目经理“接待日”活动,建立“面对面”沟通机制,让物业与居民直接对话。通过现场倾听诉求、即时解答疑问、高效办理服务事项,快速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缩短问题处理周期,增强居民与物业间的信任。

  打造标杆示范项目,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注重培育优质物业服务项目,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支持,推动水发?澜悦龙城项目获评省级“齐鲁红色物业”星级服务企业及项目,公园悦府、广安佳园、湘江花园等小区获评枣庄市“美好家园”示范小区。以标杆项目为样本,组织辖区物业企业学习其服务标准、管理模式,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良好格局。

  探索党建联建模式,凝聚服务协同合力。创新实践社区物业党建联建“3+”物业服务新模式,以党建为引领,整合社区党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三方力量,打破以往物业单一服务的局限。通过党组织统筹协调,破解物业与居民间的沟通壁垒,推动三方在小区管理、服务优化中协同发力,提升物业服务的系统性与实效性。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