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税务:税惠赋能非遗焕新 石榴根雕蝶变文旅名片

2025-10-1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孟献欣

  大众网记者 孟献欣 通讯员 邱鸿宇 枣庄报道

  在枣庄市峄城区冠世榴园王府山村,一座石榴木雕根艺展馆藏于村落深处。秋日的阳光透过展馆玻璃,洒在满室形态各异的根雕作品上,那些曾被视作“朽木”的石榴树根,在传统木雕技艺的雕琢下,成为承载石榴文化的艺术品。

  “石榴木原料每颗价值几百到几千元,简单作品要雕3-5天,复杂的大型作品得耗时数月,想扩大规模,但一算原料、设备和人工成本,资金太紧张了。”枣庄石榴根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孙延森说出了他的困扰。如何让匠心不被成本“绊住脚”,成为税务部门服务非遗相关产业的发力点。

  为推动非遗企业焕发新生,国家税务总局枣庄市峄城区税务局聚焦非遗相关产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问题,组建了“非遗服务专班”,采用“网格化摸排+项目化管理”模式,为辖区石榴根雕企业配备专属“税务管家”,实现需求对接、政策辅导、优惠落实“一站式”服务。“第一次上门,税务干部就带着政策清单,逐条讲解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增值税优惠等政策,帮我们算了笔‘明白账’。”孙延森回忆道。“去年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减免收入40余万元,资金我们全部用于更新雕刻设备和手艺进修。”

  税费优惠为产业“输血”,精细服务则为发展“护航”。“税务管家”定期走访企业,动态跟踪发展需求。得知企业开通线上直播拓宽销路后,专班第一时间梳理推送“直播带货”涉及的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流程、发票开具规范等涉税指引,帮助企业规避涉税风险。如今,展馆每月开展3-4场直播,单场最高观看量超过10万人次,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20余个城市,年销售额突破70万元,非遗作品从王府山村“深巷”走向全国市场。

  根雕守的是千年手艺,传的是地方文脉。税务护的是产业活力,助的是文化传承。在税惠政策的滋养下,昔日“朽木”般的石榴根,不仅撑起了一个非遗相关产业,更让枣庄的石榴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枣庄市峄城区税务局将持续聚焦非遗相关产业的发展需求,以更精准的服务、更有力的支持,推动税惠与匠心深度融合,让“榴乡之美”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绽放更鲜活的生命力。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