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大众网记者 张尊 通讯员 苏娜 枣庄报道
“老板,我买6个烧饼,你家烧饼芝麻真多,闻着就香,我得先吃一个……”1月25日,在峄城区阴平镇腊月二十三的年集上,小石泉村村民李丽接过热气腾腾的烧饼,迫不及待地就尝上几口。“我常年在外地打工,今天是我回家后赶上的第一个年集,感觉还是咱老家饭香,还是小时候的味道。”李丽一边吃,一边高兴地说道。
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和红彤彤的对联,真可谓张灯结彩、红红火火,书写着浓浓的年味气息,福字、年画、挂饰……到处是红彤彤的年货,喜庆的中国红映红了群众的脸庞,热闹喧嚣的大集红火开市,描绘了一幅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年画”,写满了群众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
据悉,阴平镇年集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近几年来,进入腊月以来的大集都是年集,为方便购物,临近春节的那几天都人气满满,均可称之为年集,由于距运河较近,又可称之为“运河大集”。进入腊月都是年,还能赶几个集,先买什么后买什么,群众推算年集时间,算盘着分期购置一些过年物品,开开心心购年货,红红火火过大年。
“赶集不仅要购买年货,我还得买2盒鲜花,希望来年生活红红火火,祝愿孩子像花儿一样美丽绽放。”涝坡村村民孙敏高兴地说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鲜花成了年集上必不可少的年货,群众一边欣赏,一边挑选着心仪的鲜花。
热腾腾的芝麻烧饭、香喷喷的杂粮煎饼、酸溜溜的石榴汁、红艳艳的冰糖葫芦……各式土特产品琳琅满目,叫卖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传统年集作为春节前夕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温馨记忆与浓郁乡土情怀。
年集是融于血脉的乡愁。赶年集、备年货、寻年味,对于广大群众来说不仅仅是为了购买年货,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记忆的延续。在阴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年轻人重温曾经打过的气球、套过的圈儿、滑过的滑梯……时光仿佛回到了儿时,想起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赶集,吃点零食、买件衣裳,几代人的生活轨迹和温馨记忆,都留存在名为年集的“时光机”里。
“我们组织了送春联、鲁笔及年画展览走进年集,年集上手工制作的筐子、桌椅、虎头鞋,艺人现场制作画糖画、彩绘陶瓷,还有红的耀眼的中国结、红灯笼、春联及福字,各式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物品,红彤彤的文化年货让乡村大集年味十足。”阴平镇文旅办主任孙芹介绍说。
手拎大包小包,面带开心笑容,每个来赶年集的群众都收获满满,满满当当的年货是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团圆佳节的珍视,对家乡风土人情的传承,“年集”如同一颗颗温暖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人心中,生根发芽,让乡村的年味儿,年复一年,愈发醇厚。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在岁末的翘首期盼中,蛇年新春正迈着轻快的步伐,携着融融暖意奔赴而来。枣庄大地,处处都被烟火气包裹着。走进枣庄各大商超、集市上的“年货”市场,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缤纷的花卉点缀喜悦,各类年货琳琅满目,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