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大众网见习记者 龙腾 通讯员 王雷 闫亭竹 殷田 枣庄报道
近年来,薛城区常庄街道创新激活人大代表履职效能,以“人大代表+”模式聚势赋能,将代表力量转化为乡村振兴人才引擎,通过监督问效、资源联动、机制创新,构建起“民意直通、全域协同、产业共融”的发展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监督+实作为”双重动能,走出了一条内外聚力、上下贯通、多元共治的振兴新路径。
“人民调解+人大代表”构建基层善治新格局。根据人大代表的特点划分类别,发挥人大代表“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用百姓熟悉的面孔、亲切的方式、通俗的语言来化解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依托“常闻民声”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将“信用+”“两枣”平台嵌入社会治理全过程,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
“优良乡风+人大代表”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深入挖掘人大代表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人大代表文化,号召各级人大代表争当文明乡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依托吴庄村省级党员教育现场基地,六炉村农村党校,薛庄村陈金河记忆馆、拥军广场,大山村胜利广场、胜利渠,重温红色历史,赓续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产业示范+人大代表”当好发展引路人。坚持把“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制度贯彻落实到人大各项工作全过程,合力经营、共促振兴,乡村面貌不断改善,整合“九龙泉”南北片区乡村振兴要素,助力成立镇街共富公司—山东常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力建设运营“常星创芯·智慧田园”文旅新城和“泉脉新生·农品汇”融和走廊项目。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4月21日下午,枣庄市“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4年,枣庄市专利授权量625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817件,同比增长16.2%;有效发明专利4369件,同比增长14.0%。[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