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区常庄街道人大代表编织民生“幸福网”

2025-11-1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宁

  大众网记者 王宁 通讯员 王雷 殷田 枣庄报道

  群众身边无小事,桩桩件件总关情。今年以来,薛城区常庄街道人大始终把群众“急难愁盼”揣在怀里、落在实处——以“敲门听诉”察民情,在农家院、小区楼下收集心声;以“田间议事”解民忧,把协商会开在群众家门口;以“跟踪督办”促落地,让每一条诉求都有回音。用一个个民生“小切口”精准破题,做实基本公共服务“大文章”,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获得感在细微处扎根。

  筑牢民生保障“硬支撑”,代表牵头破解“出行难”“饮水忧”。“晚上摸黑走村路,老人孩子都不安全!”“自来水偶尔泛黄,烧完还有水垢……”年初,常庄街道人大代表分片开展“走基层、听民声”活动时,姬庄、吴庄等村的村民们道出了最迫切的烦恼。代表们第一时间梳理成《民生诉求清单》提交街道,主动扛起监督职责:在路灯改造中,代表们组成专项小组,从灯位选址到亮度调试全程参与,先后完成9个村的路灯安装与维修,看着夜里亮起的路灯,姬庄村村民王大爷感慨:“现在晚上出门遛弯、接孩子,心里踏实多了!”;在自来水户户通工程里,代表们每周抽查管材检测报告、实地查看施工进度,直至7个村家家户户流出清澈的“放心水”,吴庄村村民李大姐拧开自家水龙头笑着说:“这水喝着甜,多亏了代表们盯着办!”

  做优群众生活“软服务”,代表献策点亮“休闲趣”“健身乐”。从乡村振兴的“诗与远方”到社区里的“健身圈”,常庄街道人大代表始终围绕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出点子、办实事”。打造“九龙泉?归园田居”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时,代表们带着“如何让乡村既留乡愁又有活力”思考,走访农户120余户、调研文旅项目8个,最终提出“文旅融合+农旅结合”的发展思路。不仅如此,代表们还全程参与策划“趣野九龙泉?五一漫游季”等12场特色活动,增设亲子采摘、民俗手工体验等环节,让片区不仅成为村民的“幸福家园”,更成了城区居民周末休闲打卡的“网红地”,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5000次。

  “要是楼下有健身器材,咱也不用出小区去锻炼了!”在现代城、东山花园等小区走访时,居民们的这句心愿,被代表们记在心上。回到街道后,代表们迅速整理诉求,形成完善建议提交相关部门,推动街道新建东小花园健身广场,在4个小区新增漫步机、太极轮等健身器材23套。如今,每天清晨和傍晚,小区里的健身区满是锻炼的居民,东山花园居民张阿姨说:“下楼就能健身,这事儿办得太合咱心意了!”

  织密社会治理“防护网”,代表护航守护“安全感”“钱袋子”。从“被动等诉求”到“主动找问题”,常庄街道人大代表把履职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每个角落,用行动为百姓筑起“安全屏障”。在重点治安案件分析研判中,代表们结合日常走访收集的“小区夜间巡逻频次少”“商超监控有盲区”等线索,提出“增设小区夜间巡逻岗、补全商超监控盲区、开展季度治安宣传”等8条具体建议,全部被街道采纳实施。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代表们自发组成“反诈宣讲队”,通过发放宣传单、播放反诈视频、讲解本地典型案例等方式,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在“未诉先办”机制落实中,人大代表更化身“督办员”,变“群众找服务”为“代表追服务”,用“代表监督+街道落实”的双重保障,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暖心、放心的基层治理答卷。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