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大众网记者 刘清华 通讯员 刘彦宏 枣庄报道
当枣庄的产业齿轮与民生烟火同频转动,枣庄银行总行营业部以“金融织网者”的角色,跳出传统服务框架,既用“精准赋能”为工业升级、绿色发展铺就赛道,也以“场景嵌入”让普惠金融温度渗透生活肌理,在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中,走出了一条“生态赋能+情感联结”的共生路径。
产业端:以“精准滴灌”激活实体发展动能
摒弃“粗放授信”的传统模式,营业部将信贷资源与区域发展重点深度绑定,让工业贷款、绿色贷款与普惠金融协同发力,精准滋养实体经济。
工业贷款“强链赋能”。聚焦装备制造、新型材料、高端化工等优势产业,打通“需求对接→方案定制→快速放款”绿色通道,无需繁琐流程即可为企业引进设备、突破技术瓶颈注入资金。截至目前,累计投放工业贷款21.77亿元,助力50家工业企业实现提质增效。
绿色贷款“生态护航”。响应“双碳”战略,针对污水处理、光伏项目、节能环保技改等领域推出相应贷款,简化环评相关审批材料,优先保障绿色项目资金需求。已投放绿色贷款6.96亿元,支持15个绿色产业项目落地,推动企业从“高耗能”向“低排放”转型,为城市绘就生态底色。
普惠金融“纾困解渴”。创新“商户快贷”等产品,覆盖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建立“普惠金融专柜”,优化审批流程,平均放款时间缩短至2个工作日,累计为133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放普惠贷款4.88亿元,激活市场微观活力。
民生端:以“柜面延伸”让金融服务贴紧生活温度
拒绝“柜台式服务”的疏离感,营业部把金融服务从柜面拓展至民生场景,让专业服务以“贴身适配”的方式抵达需求末端。
“适老金融”的“柜面适配”。在营业柜面专属布设“银发服务专区”,配备放大镜、语音叫号器、轮椅等适老设施,同时设置“银发服务专员”,为老年客户提供“业务代办+智能设备教学”的一对一服务,半年内已协助老年客户完成密码重置、账户查询等业务300笔,让柜面成为适老服务的“暖心支点”。
“社区金融”的“轻量渗透”。每月走进周边社区开展“金融轻课堂”,以“反诈小知识”“存款安全小技巧”为主题,用“冒充子女要钱就是骗”“陌生链接点不得”等口语化表达拆解案例,搭配互动问答传递金融常识,近一年累计覆盖社区居民6000人次,让金融安全意识融入日常。
“上门服务”的“及时响应”。针对行动不便、卧病在床的客户建立“上门服务清单”,接到需求后2小时内完成身份核实、业务办理,曾为独居患病老人上门完成社保卡激活、养老金支取,以“主动向前一步”的服务,解决客户“出门难”的实际问题。
价值端:以“共生式担当”成为城市发展的“有机部分”
不做城市发展的“旁观者”,营业部以“生长型责任”深度嵌入枣庄的发展肌理,让金融机构成为城市生态的“有机单元”。
“校园金融”的“启蒙守护”。走进本地职业院校、周边幼儿园以及联合枣庄日报小记者团定期开展“金融知识启蒙课”,聚焦学生群体特点,以“反诈防骗”为核心,讲解“校园贷”“套路贷”的危害,同时传授“零花钱合理规划”“储蓄小技巧”等实用内容,通过真实案例分析、情景问答等通俗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金融安全意识,近一年累计开展课程12场,覆盖师生超300人次。
“精工助企”赋能制造升级。制造业是城市经济的“压舱石”,枣庄市委市政府锚定“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崛起,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数量持续扩容。营业部紧跟部署、紧扣监管要求,将金融“活水”精准引向制造领域:既聚焦“专精特新”核心企业,提供适配信贷支持助其做优做强;也延伸服务至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主体,以“链状服务”激活集群协同效能。截至10月末,营业部制造业贷款余额已达12.32亿元,以精准有效的资金供给,为辖内制造企业的技术升级、产能拓展筑牢后盾。
“服务落地”的“在地适配”。将金融服务语言与本土生活场景绑定——反诈宣传时用“赶集遇到的‘免费领鸡蛋’别轻信”“老家亲戚突然借钱先打电话核实”等本地化案例;业务讲解时用“存定期就像攒秋收的粮,稳当”这类接地气的表述,让专业金融服务接足本土“烟火气”。
从产业车间到社区街巷,从校园课堂到制造厂区,枣庄银行总行营业部的每一步深耕,都是与城市共生共兴的生动实践。未来,营业部将继续以工业、绿色、普惠及制造业金融为抓手,以贴身服务为纽带,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强金融动能,共绘城银共生的崭新画卷。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11月18日下午,枣庄公安优化出入境管理 服务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内地居民可以向全国任一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窗口申请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赴香港或澳门探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