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三中在全市教育大会做典型发言

2025-04-10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李丰硕

  大众网见习记者 李丰硕 通讯员 苗玉龙 枣庄报道

  4月8日,全市教育大会在市政大厦召开。市委书记张宏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翟军主持,市政协主席张兵,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邵士官,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国洲出席。会上,传达了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枣庄三中校长吴修洪代表学校作题为《坚守教育初心,培育国家栋梁》的典型发言,系统阐述学校在育人模式、教育质量、区域引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引发与会代表热烈反响,强烈共鸣。

  理念创新:构建育人新格局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一二三四五六”学生管理体系为抓手,深入实施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优秀品质塑造工程,创新性构建“6+N”德育课程体系,特色性落实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为载体的全过程、全课程、全方位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历史担当、家国情怀、母校荣光”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课题获市级成果特等奖,有多名学生事迹被国家、省市媒体报道。

  学校坚持因材施教,积极搭建学科竞赛、科技创新、艺术体育等多元发展平台,成功打造“人人有赛道、个个能出彩”的教育生态。近年来,有十几名学生获全国五大奥赛一等奖,学校荣获数学、物理、生物、信息奥赛金牌学校;有4名学生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并荣获佳绩,在全省高中学校中人数和获奖层次最好;艺术展演在全省每年都荣获一等奖;2023年,依托学校组建的田径队代表枣庄市首次获得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团体冠军,实现历史性突破。

  学校积极践行“学生成长在活动中”的理念,组织成人礼盛典、模拟联合国、辩论赛、特色团建以及科技节、艺术节、传统文化节、“525”心理健康节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兴趣中创新、在最美青春中实现“做最好的自己”。

  实践突破:打造教育新高地

  近年来,学校坚持“四有”好教师标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构建以提升教师思想境界、业务境界、工作境界为主体的教师管理体系,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政治信仰的表率、理想信念的导师、学习生活的伙伴和养成教育的榜样。学校全国和省人大代表各一人,全国性表彰教师5人,齐鲁教育名家1人,近20位教师在省内外做专家报告,省兼职教研员6人,人数为全省高中学校最多。

  构建以内涵、特色、高效为目标的教学管理体系,强化新课标、新课堂、新高考研究,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享誉全省。学校连续五年保持高考全省前四名“全覆盖”的成绩,创造了全省782所高中的唯一,其他15个地市整个地市难实现的奇迹,并在全省普通高中校长培训会上作典型发言,实现清北优质生源基地双入选。近几年先后有地市级、县域、学校代表团30余批次来校交流。

  落实“从最后一名抓起”的理念。从2019年招生1900人到2024年扩招到2460人,但高考文化课特型线、一段线上线率仍保持逐年攀升。2024年高考,实现了张宏伟书记对枣庄三中提出的“高原”“高峰”双丰收的殷切期望。

  凝聚合力:引领区域新发展

  学校不断完善人文管理体系,包括制度下的人文管理、人文关怀、人文活动和人文关系。推动干部深入年级组,深入备课组、深入班级,教师深入学生中去,干群打成一片,师生打成一片,备课组、班级组形成合力,干部走进教师内心,教师走进学生内心,学校走进家长内心。目前三中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主人翁精神和干部服务意识日益强化,公正、平等、尊重、和谐特有的人文氛围蔚然成风。

  作为全市基础教育的“领头羊”,学校积极发挥优质资源辐射作用,通过“名校+”模式帮扶薄弱学校,成绩显著,社会认可。先后对台儿庄、市中、山亭等高中学校结对帮扶,助力台儿庄二中特型上线人数从40人增至近300人,枣庄十六中本科升学率跻身全市前列。2024年,与山亭区十八中一体化办学,选派干部 驻校指导。今年,省教育厅安排学校对临沂市平邑一中进行结对帮扶,平邑有9所学校申请省厅安排帮扶,义务教育阶段8所学校均选择潍坊,高中却选择了枣庄三中,这是省教育厅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高度认可。

  学校还借助建校70 周年的契机,与北京、济南、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校友建立联系沟通机制,大力宣传枣庄经济发展新变化,为家乡招商引智引才拓宽路径,推动“榴枣归乡”工程落地,为家乡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献力献智献策。

  枣庄三中的发言,既是对过去办学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宣言,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三中样板”。正如校长吴修洪所言:“教育是静待花开的事业,更是薪火相传的使命。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继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赛道,为建设教育强市贡献三中力量。”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