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大众网见习记者 李丰硕 通讯员 李娟娟 枣庄报道
2025年,枣庄市教科院全面启动中小学“课程领导力提升年”活动,紧紧以新课堂达标为总抓手,提升干部教师课程领导力,开展“五达标”活动。枣庄市立新小学积极响应,将此次活动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契机,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致力于从课程、课堂、评价等方面实现三维提升。3月11日,学校正式拉开了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探索的序幕。
跨学科主题教学研讨课实践探索
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学校各学科教师深入研读《课程方案》,充分挖掘其中10%的跨学科教学元素,通过有机整合多学科知识,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创意且实效性强的主题教学研讨课。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其在真实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田娜老师的习作课《游校园》,以校园漫游的形式打破了学科壁垒,巧妙的将语文与美术,数学等学科融合。通过跨学科内容的设计,真实的情境,新颖丰富的内容,扎实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
李红雁老师《图形的密铺》,通过对图形进行无缝隙密铺,融合了几何秩序与艺术美感,结合图形的对称和色彩的搭配,设计出了和谐的艺术作品,并且将作品付诸实践,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李娟娟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一节以“Welcome to our school”为主题的跨学科融合探索课。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英语与美术跨学科融合实践活动,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英语表达与美术元素巧妙结合,设计出新颖独特的“doorplate”。
窦敏老师《春天的节奏》,音乐与数学、语文的跨学科融合,通过对音符、节奏的认识学习,感受音乐节奏的丰富性,体验知识的关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王超老师《立定跳远》尝试将体育技能训练与数学学科中的测量、平均数计算、数据排列等内容融合。通过跨学科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其综合问题解决能力。
周晓薇老师《民间玩具—纸翻花》以民间玩具为载体,融合科学杠杆原理与非遗技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意识。
崔玉銮老师《光的魅力》,融合科学认知、艺术创作与环保教育,感受光的艺术魅力,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李侠老师《数学之美》,以文字表达、作品展示、自然界中的对称美最终达到多学科融合。
刘婕老师《大树妈妈》,以音乐为载体,通过科学探究、故事创编和环保手工实现跨学科融合,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与生态责任感。
刘灿老师《体育闯关——铁道游击队》,融合历史与体育,以“铁道游击”情境设计障碍跑,锻炼体能、团队协作,培养爱国情怀与策略思维。
王新颖老师《感受音乐》,音乐与美术跨学科融合,通过色彩、点线面表现音乐情绪,激发艺术创造力。
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
4月11日,学校召开跨学科教研核心团队阶段性总结会议。副校长赵强主持会议,各学科教师代表围绕课例实践展开深度交流,既分享经验成果,也剖析问题与挑战。校长谢书杰在总结中指出:“跨学科教学需以学生素养为导向,以学习目标作引领,以评价任务为驱动,用教学活动进行落实,强化课程设计的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并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明确规划,为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指明方向。
李天翼书记在评课中强调:跨学科教学要打破学科界限,以素养为导向开展主题式学习,注重过程性评价。他要求建立协同备课机制,深入研究学科融合的深度效度,在保持学科特质的同时形成育人合力,并构建校本资源库提供案例支持,推动教学改革纵深发展。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校教师在课程整合、课堂创新与评价优化等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教育之路,任重道远。枣庄市立新小学将以此次“课程领导力提升年”深化行动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砥砺前行。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4月19日上午,第十六届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在滕州市工人文化宫开幕。本届大会以“创新驱动全链升级,合作共促乡村振兴”为主题,通过政企研联动、产加销融合,为全国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