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津参加跨省教研 共研教学新生| 枣津高中英语同课异构活动圆满举行

2025-04-27  来源: 枣庄市第三中学 作者: 李丰硕

  2025年4月16日,在枣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任杨立新带领下,枣庄市第三中学教科室主任谭英华以及两校区高一、高二年级英语学科备课组长及骨干教师一行6人,赴天津市南开区南开学校鹏飞学校,参加由天津市南开区教师发展中心和枣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天津市南开区与山东省枣庄市高中英语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活动。本次活动以“聚焦核心素养,共探双新课堂”为主题,通过跨区域教学研讨,推动新课标理念落地,深化两地教育协作,为英语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活动由天津市南开区教研员潘甄老师主持。

  双师同台展风采 异构教学促成长

  活动中,枣庄市第三中学孙静老师与天津市南开鹏飞学校邵秀美老师围绕同一课题展开“同课异构”教学展示。邵秀美老师以扎实的文本解读能力与严谨的课标落实见长,课堂设计紧扣教材主线,注重知识体系建构,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展现了南开区英语教学“深耕课堂、夯实基础”的独特风格。而孙静老师则创新性地将大单元概念和立德树人融入语言教学,在情境创设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与思辨素养,其课堂以“真实问题解决”为导向,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学科育人目标。两位教师的课堂各具特色,均获得现场专家的高度评价。

  专家把脉指方向,教研联动启新程

  枣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教育研究室主任、高中英语教研员杨立新和天津市南开区教师发展中心高中英语教研员张丽娜全程参与听课和评课。

  杨立新主任指出,邵秀美老师不仅亲和力强,课堂氛围自然轻松,专业功底深厚,教学技能娴熟,课堂还体现了“基于课标的精准教学”理念,教材挖掘透彻,运用思维可视化、语言知识结构化,使用多模态语篇助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张丽娜老师认为孙静老师的教学设计则彰显了“素养导向的创新探索”,注重单元大概念,运动多模态学习策略,让学生动手实操,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层层递进,自然衔接,师生互动丰富。两位教师风格各异,相得益彰,为跨区域教研提供了鲜活案例。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英语学科教研员李留建老师作了《如何通过问题链设计指向主题意义的学习活动》的学术报告。李老师强调要关注背景知识,做好语篇分析的准备;研读语篇时要厘清what、why、how的内容。要注重目标的研制,体现综合性、递进性和具体性;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设计问题链,激发学生兴趣,探讨语篇主题等。李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同时希望我们的课堂可以AI赋能,进一步提升课堂效能。

  潘甄老师强调,本次活动的价值在于打破地域壁垒,实现教学智慧共享,助推两地教师在理念碰撞中突破思维定式,共同探索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的转型路径。

  携手并进谋发展,教育协作谱新篇

  此次枣津两地联合教研活动,既是落实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枣庄市第三中学主动融入教育改革前沿的重要举措。枣庄市第三中学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拓宽教育视野,创新教研模式,推动我校英语省级学科基地建设的特色提升,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蓄力赋能。

  此次跨省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枣庄与天津两地教育合作迈入新阶段。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将催生更多创新成果,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书写精彩篇章.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