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一事,终一生,匠心筑梦育栋梁——记薛城区奚仲中学优秀教师张敏

2025-07-23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刘清华

  大众网记者 刘清华 通讯员 田波 刘亮 孙庆庆 枣庄报道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的张敏老师用二十余年的坚守诠释着“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的教育初心,她以智慧点亮学生心灵灯塔,用奉献书写教育华章,用言传身教诠释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深刻内涵。

  以“德”为桨,筑牢育人根基

  张敏坚持“育人先育心”,在学生眼中,她是最温暖的“知心伙伴”。她以真诚关怀走进每个孩子的世界,对特殊群体学生格外关注。曾有位因家庭变故变得沉默寡言的学生,她每天抽时间聊天疏导,周末带其参与班级活动,联系家长共同制定帮扶计划,最终帮孩子重拾自信。无论是生活烦恼还是学习困难,学生们都愿意向她倾诉,而她总能耐心倾听、巧解心结,成为学生最信赖的成长守护者。

  张敏非常重视家校共育工作,做好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桥梁”。她创新推出“家长承包小组制”,将班级事务按类别划分由家长自愿认领,形成“老师主导、家长协同、学生参与”的共育模式。每当学校里有重大活动时,家长们总是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及时地陪伴和激励孩子,学生们全力以赴的拼搏,班级一次次取得优异成绩。她建立线上沟通群,实时反馈学情,让家长随时掌握孩子动态,使教育更有温度。正是这份全身心的投入换来了满满的收获,先后荣获先进德育工作者、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等荣誉加身;所带班级连续获评先进班集体,成绩稳居年级前列。

  以“专”为光,点亮成长之路

  在教学领域,张敏老师始终以“专业”为光,照亮学生成长路。她常说:“教学不是简单传递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爱上探索。”她深耕课堂二十余年,把每节课都打磨成“精品”。讲数学概念时,她用生活案例阐释抽象原理;分析难题时,设计小组闯关游戏激发兴趣;探究规律时,鼓励学生动手实验验证猜想。生动的语言、别具一格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探索数学奥秘,学会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她的课堂上,掌声与讨论声交织,教学效率节节攀升,成绩长期名列前茅。

  因材施教是她的教学法宝。她坚持每天检查作业、关注课堂反应,她敏锐捕捉个体差异,为不同学生定制个性化成长方案。对基础薄弱生,她设计“小步走”练习建立自信;对学有余力者,她组建数学兴趣小组拓展思维。班里曾是数学“困难户”的小张同学,在她的针对性辅导下,不仅成绩提升,更逆袭成为班级“学习标兵”;数学兴趣小组的小魏同学,更凭借突出的表现斩获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

  专业成长路上,她从未停歇。她常与同事交流心得,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向年轻教师学多媒体技术,让课件更生动;利用假期参加培训,将“情境教学”等新理念融入课堂。她的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多次在区、市级优质课评比中夺冠,教案与单元学历案获评市级优秀,还荣获“课改标兵”“突出贡献教师”“先进教育教学工作者”等称号。

  以“爱”为帆,守护星光璀璨

  张敏将“爱”融入教育细节,用言传身教诠释师者温度。她坚信“身教重于言教”,批改作业从不过夜,红笔批注细致到做题格式的规范,一题多法的引导,数学符号的灵活运用;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她带头打扫卫生,手把手教方法;遇学生矛盾,她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教会沟通之道。在她影响下,学生们渐渐养成自律互助的好习惯。

  她主导建立的班级公约充满“民主与温度”。公约由全班讨论制定,从纪律到卫生标准都经举手表决,连惩罚方式都是学生自定——“忘带课本罚唱一首歌”“作业拖沓罚帮同学讲题”,既有趣又有约束力。推行“班干部轮换制”让每个学生参与管理,设立“班级心愿箱”及时回应需求,组织“毕业祝福会”营造家庭般温暖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归属感与价值感。

  “再渺小的星也能发光发热,再微弱的光也能汇聚璀璨星河。”这是张敏老师的教育信念。二十多年来,她扎根讲台,以“德”为桨筑牢根基,以“专”为光照亮前路,以“爱”为帆守护成长,在平凡岗位书写不平凡的教育故事。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