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民生

诛姜成被挖出或为复旦投毒案嫌犯化名

    2013-04-18 08:16:00作者: 李然来源:光明网卫生频道

最初为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绞痛或隐痛,也有牙龈糜烂以及出血性胃炎等,有时患者仅表现为厌食或恶心。饮食:在生产鞭炮的原料中常含有高量的铊,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中同样被污染,人食用后会引起中毒。

  可疑人物“诛姜成”被挖出,他在百度问答中提问关于二甲基亚硝胺

  4月15日晚10时13分,复旦大学官方微博称,该校2010级医科在读研究生黄洋因身体不适入院,后出现昏迷、肝功能衰竭等症状,上海警方在该生寝室的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基本认定其室友存在嫌疑。16日15时23分,黄洋经抢救无效去世。

  16日上午,上海警方证实,黄洋同寝室的林某(广东汕头人)有重大作案嫌疑,已于4月13日被警方带走,现已被刑事拘留,其作案动机和原因还在调查中。

  17日,复旦投毒案可疑人物“诛姜成”被挖出,网友猜测是林某本人。该注册ID2012年曾多次在百度针对“二甲基亚硝胺”进行提问。(上图)

  搜索引擎也从复旦官网上找到了“姜成”,据说姜成即黄洋宿舍的另一室友,如果林森浩、姜成之间有过隔阂或者竞争,黄洋有可能就是被误杀。

  而在复旦投毒事件中,被害人黄洋中的毒正是二甲基亚硝胺。

  N-二甲基亚硝胺究竟是什么?对人体究竟有何危害?N-二甲基亚硝胺中毒该如何救治?光明网卫生频道为您详细解答。

  药物介绍:

  N-二甲基亚硝胺分子式

  N-二甲基亚硝胺,浅黄色油状液体。易溶于水、醇、醚。本品遇热分解放出氮氧化物,可致中毒。用于医药及食品分析研究。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的刺激作用。摄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可能致死,接触可引起肝、肾损害。可在实验动物中人为制造肝损伤的模型。较小剂量的长期暴露也可能增加肝癌风险。

  临床表现:

  擦干洒在地板上的大量本品约1个月后,1例出现头痛、腹部痉挛痛、恶心、厌食、虚弱、思睡、眩晕等。其他实验室人员也有相似症状,其中2例有黄疸、腹水。1例尸解见肝小叶中央变性坏死。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洗胃。就医灭火方法:抗溶性泡沫、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延伸

  校园铊投毒案

  黄洋的遭遇,不能不让人想起1994年,那起扑朔迷离的清华女生“铊中毒”事件:1994年,清华大学化学系1992级女生朱令出现铊中毒症状,全身瘫痪、100%伤残、大脑迟钝。一直由年迈的父母照料生活起居。

责任编辑:张永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