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浙江永嘉一家六口误食毒蘑菇 已有五人不治身亡
2015-07-16 10:10:00来源:浙江在线
一周前,一篮野生蘑菇,撂倒了温州永嘉潘老伯一家六口。钱江晚报记者咨询专家获知,这一家人误食的,是一种叫“白毒鹅膏菌”的菌类,有剧毒。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还在接受治疗的,只有潘老伯的外孙小潘,他今年26岁。 浙江在线07月16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王益敏) 一周前,一篮野生蘑菇,撂倒了温州永嘉潘老伯一家六口。钱江晚报记者咨询专家获知,这一家人误食的,是一种叫“白毒鹅膏菌”的菌类,有剧毒。 然而,这件事的悲痛程度远远超过我们想象。截至昨天傍晚,一家六口已有五人相继去世,目前只有潘老伯26岁的外孙小潘仍在重症监护室,没脱离危险期。 还有哪些类似的毒蘑菇,需要我们提高警惕?我们搜集了17钟比较常见的可致命毒蘑菇,请大家看仔细,勿误食。 一家六口中仅剩的小潘仍在危险期 医生说,目前还没有能治愈的特效药 “毒蘑菇”事件发生后,潘老伯一家六口的治疗安排及接受社会捐款等事情,基本由潘老伯的外甥女黄少荣女士负责处理。 黄少荣说,中毒的六人中,潘老伯和妻子年纪稍大(70多岁),在住院两天后就去世了。之后,潘老伯的两个女儿和儿子也相继过世。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还在接受治疗的,只有潘老伯的外孙小潘,他今年26岁。 主治医生曾告诉黄少荣,目前,小潘的血液基本都换掉了,血液里已基本没有毒素存在,“但关键的是,剧毒也已经侵蚀了他的肝脏、肾脏等解毒器官,这些器官出现了严重的萎缩状况。” 黄少荣还听医生说,目前医院对这样的症状,是没有特效药的。 昨天,钱江晚报试图采访主治医生,但被婉拒了,他们表示,对于目前这样的状况,“太难过”。 事实上,因为这起事件,潘老伯的家人感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伤痛。几天前,潘老伯的外甥女无法接受事实,曾离家出走,家人四处寻找近24小时后才找到。 前天深夜,黄少荣发了一条微信:“请求大家!为了你们的亲人着想!别碰那些(有毒)的东西!完整的一个家再也不完整……” 这17种毒蘑菇请离它们远点 按照专家的说法,人一旦误食超过50克白毒鹅膏菌,病情就比较难控制了,而这种毒素在人体内还有6-48个小时的潜伏期,不易被第一时间发现。更可怕的是,它对人体造成的死亡率高达90%,甚至是100%。 我国山多林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于菌类繁殖的地区很多,每年6~8月野生菌菇旺发的季节,全国各地都有上山采菇的习惯,因缺乏识别食菌和毒菌的常识,误食中毒和死亡的事故几乎年年发生。 因此,知道一些毒菇种类以及鉴别它的方法,防止或减少不幸事故的发生,很有必要。 2007年,北京曾发生一起误食白毒鹅膏菌致两人死事故,随后,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在网站上公布了17种中国比较常见的致命毒蘑菇,他们分别为: 大鹿花菌、赭红拟口蘑、白毒鹅膏菌、毒鹅膏菌、毒蝇鹅膏菌、细环柄菇、大青褶伞、细褐鳞蘑菇、毛头鬼伞、半卵形斑褶菇、毒粉褶菌、介味滑锈伞、粪锈伞、美丽粘草菇、毛头乳菇、臭黄菇、白黄粘盖牛肝菌(见图)。 延伸报道 民间鉴别毒菇的方法并不可靠 经钱江晚报记者搜集,目前,民间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形状奇怪,色泽鲜艳,盖上生刺、疣,柄上同时生有菌环和菌托。 2.气味恶臭,味道极辣、极苦,液汁混浊。 3.鸟不啄,鼠兽不食,虫不蛀。 4.与葱、蒜、灯芯、银器、大米共煮时呈现乌黑色。 5.生于阴暗潮湿和污秽的地方。 但实践证明,上述这些民间方法,并不是绝对可靠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大约6000种伞类菌中,无论从生物学性状或生态、习性、形态结构上,均未能找出某种规律来区分有毒或无毒蘑菇。 在此再次提醒,对于野生蘑菇,不要随便采摘食用;来路不明的,也不要食用。 食用时,即使是非常可口的(许多毒菇的味道特别鲜美),第一次应少吃些,待证明该种蘑菇是可食用的,方可食用。由于各人的体质和对毒素的反应不同,等待的时间最好长一些。 另外,禁止食用变质的菇菌。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田田 热点图片>更多<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