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大众网记者 张钟雯 枣庄报道
7月16日,峄城区召开“厚植为民情怀 传递法治温度”新闻发布会,峄城区直有关部门、各镇街业务负责人参加,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区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翠介绍了2024年峄城区法治为民实事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以来,峄城区司法局坚把“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作为目标定位,树立“坚持知行合一、坚守公平正义”的工作信念、“内强队伍、外树形象、公正高效、服务为民”的工作理念,践行“法治政府建设、司法高效便民服务、司法助企纾困、创优夺标树品牌”四项行动,贯彻落实省市安排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法治手段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实事工作,重点打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法治为民实事案例,解决了一批民生领域广受关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峄城人民对全区法治建设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全方位动员,厚植为民情怀。将以法治手段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实事工作列入2024年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工作要点,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专题研究、专题部署,动员全区各级各部门积极践行法治为民理念,立足中心工作,结合自身职责和部门特色进行法治实践和探索,力求解决一批群众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全区各级各部门主动适应群众对公平正义、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新需要,采取广泛征集、实地调研等形式,了解群众在法治建设方面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确定了一批法治为民实事项目,涵盖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等各个关键环节,拓展到食品安全、道路交通、涉企执法和法治化营商环境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众多领域。工作开展以来,各镇(街)、区直有关部门完成法治为民实事70余件,切实把法治为民蓝图转化为现实图景。
多领域联动,办好民生实事。区委依法治区办高度重视以法治手段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实事工作,在有力有序推进的基础上,进行深挖、拓展,“法治为民”的品牌效应逐渐形成。聚焦立法利民,召开《枣庄市石榴产业发展促进条例(草案)》立法调研座谈会,及时对上反馈,争取把好的意见和建议吸纳到立法中。聚焦执法为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定期与各镇(街)、区直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执法活动,查处各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开展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聚焦司法惠民,区司法局以“社矫稳民心、调解化民纠、普法送民需、复议知民意、法援解民忧、公证暖民情”为宗旨,打造了“榴乡法务”便民服务中心,让群众来办理涉法业务的同时接受法治教育,同时,组建“法润榴企”服务团,深入亚太石榴酒、王老吉等石榴企业“一对一”开展“司法助企·法治体检”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增强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的能力。聚焦普法润民,区检察院开展“榴花盛开”系列活动,由院领导班子和业务骨干组成20名法治副校长团队,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聚焦服务便民,区公安分局推出“警民峄家”政务微信,走出了一条“为民警减负、为群众解忧、为社会缓压”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石榴产业项目管家帮包服务,推出石榴产业“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审批模式,让小到个人、大到产业链都能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与便利,进一步推动石榴产业加快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多层次宣传,传递法治温度。发挥网络宣传主阵地优势,动员各部门、各单位依托政务新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推送法治为民典型案例,形成线上线下联动、部门协同发力的宣传格局,切实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区司法局在“峄城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开设“法治为民实事”宣传专栏,展示工作推进效果,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效果良好。《峄城区打造“峄调即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品牌 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等5件法治为民实事在“榴乡峄城”微信公众号进行宣发并向上推介。在全市“高效办成一件事”暨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展演活动中,我区“石榴产业项目审批一件事”典型案例荣获三等奖。《枣庄市峄城区打造“四位一体”司法便民综合服务中心 实现群众法律诉求“一站式”办理》在法治山东网刊发,司法部主管刊物点赞区司法局法治为民实事《法治护航 让石榴果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果”》。
下一步,区司法局将持续深化法治为民实事工作,统筹调度、督促指导全区各部门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找准工作着力点,积极作为,努力把实事做实做好,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随后,与会领导回答了记者提问。
1、请介绍一下,咱们司法局新建设的“榴乡法务”司法便民综合服务中心的整体情况、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
区司法局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王彬:近年来,随着司法行政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老百姓法律意识的不断提升,相关业务案件数量不断攀升。为了能让群众少跑腿,更方便的办理相关业务,我局对承汇大厦服务大厅进行升级改造和规范设置,打破原有架构,以“社矫稳民心、调解化民纠、普法送民需、复议知民意、法援解民忧、公证暖民情”为宗旨,搭建形成全链条式的榴乡法务法律服务体系,打造“榴乡法务”便民服务中心,做到专业建设、服务需求和提高效率相结合,着重突出公共性、公益性、服务性,把司法行政部门涵盖的八项职责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务的迫切需求进行有机结合。
通过整合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公证、普法宣传、调解等职能,实行一窗通办、一窗多办,变楼上楼下跑多次为一次办好,打造了“一小时法律服务圈”,彻底解决了之前因科室分散而导致的群众办事不便的问题,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公正、优质、高效、便捷的“一站式”“集约化”法律服务。
便民服务中心不仅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便民窗口,更成为传播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的重要阵地。我们在便民中心设立专门的普法区域,持续充实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内容,涵盖民法典解读、禁毒宣传、校园欺凌防治、电信诈骗防范等多个领域,让群众在办理各类涉法业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法治熏陶、提升法治素养,真正实现办事与学法的有机融合,让法治精神更好地走进群众、融入生活。
下面我将便民大厅的具体业务简要介绍如下。
一是法援业务解民忧。根据群众需要,开设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多个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进驻窗口靠前服务。今年上半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87件,其中刑事案件314件,民事案件73件,为当事人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90余万元。今年以来共计接待法律及相关事务咨询群众500余人次,对符合援助条件引导诉讼并提供民事援助的案件73起,持续打响“法援惠民生”的工作品牌。
二是社矫业务稳民心。落实省委“加强数字创新,加快推进数字治理”和司法部关于“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我区“智慧矫正中心”建设,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社区矫正工作深度融合,综合考虑工作需要、整合资源、方便群众等因素,设综合管理区、监督管理区和教育帮扶区3个主要功能区域。建立“司法所每半月一次、司法局每月一次”的社区矫正分析研判制度,在管社区矫正对象实现了全部应管尽管、在管服管,为平安峄城、法治峄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三是公证业务暖民情。秉持服务为民、精准便捷的办证理念,深入践行“为民办实事”活动,在大厅配备了休息座椅、宣传页、老花镜、扩音设备等便民设施,为老年人、聋哑人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业务办理时提供专项服务,专门设置的遗嘱公证隐私接待室,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隐私。今年上半年办理各类公证事项184件,其中为当事人上门服务6次,为企业办理相关商事公证6件,为符合贫困、残疾、政府购买服务等公证费减免条件的当事人办理公证43件,做到了零投诉、零错证、零诉讼,受到当事群众的充分肯定和一致认可。
四是复议业务知民意。我局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完善与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流程相适应、相匹配的行政复议立案接待室、审理室、调解室、听证室等办案场所。积极探索行政复议全过程调解措施,注重从“以裁为主”向“裁调并重”转变,2025年以来新收到行政复议申请89件,依法受理74件,审结行政复议案件74件(其中包含上年结转19件),通过调解和解化解行政争议10件。新复议听证室投入使用以来组织开展听证审理7次,持续加强对法定类型和涉企案件听证审理力度,确保其听证审理率达到100%。
2、我们注意到,峄城区检察院“榴花朵朵”未检品牌近年来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如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尤其是“订单式”普法、网络保护案例等创新举措深受好评。请介绍一下“榴花朵朵”未检团队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所做的工作?下一步,团队如何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做得更精准、更有效?
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王爱华:非常高兴在此向大家介绍我院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成效。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国家未来、民族希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院始终坚持“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倾力打造“榴花朵朵”未检品牌,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获得一定成绩——2023年我院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榴花朵朵”未检团队通过“山东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复核,并获评“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今年3月,《检察日报》专题报道了我院“榴花朵朵”未检团队工作纪实。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提升办案质效。坚持依法办案,做实检察环节预防犯罪。以帮助犯罪未成年人摆脱致罪因素、预防重新犯罪为办案的最终目的,依法办理未成年人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案件。对性质严重、后果严重、情节恶劣的未成年人犯罪,依法体现从严惩治精神;对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总体把握从宽政策取向。不论从严还是从宽,都不搞“一刀切”、简单化,要将依法惩治、教育挽救贯穿每一个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始终。2022年至今,对23名涉罪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调查,量身定制帮教方案,其中15人顺利复学就业。
二是深耕校园法治教育,筑牢思想根基。开展“榴花盛开”系列宣讲活动。选派20名检察官担任辖区内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围绕校园欺凌、网络犯罪、性侵防范等热点问题,开展法治宣讲。2022年至今,开展法治讲座92场,覆盖师生80余万人次。预防校园欺凌课程,获评“山东省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精品课程”。创新普法形式。运用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检察开放日等形式进行普法,创作更易被未成年人接受的“上分”短视频、《星河万里》MV、《朵朵普法课堂》动画短片,让法律知识真正使孩子们入脑入心。2022年9月1日,“枣庄开学第一课”“榴花朵朵”情景法治教育向全市70万中小学校的师生、家长及社会观众直播,该课程获评“山东省检察机关精品网课”。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开发的课程被评为“2024山东省网络文明建设优秀案例”。
三是强化临界预防干预,阻断犯罪苗头。对于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或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而不予处罚的未成年人,协同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加强专门教育及专门矫治教育工作。截止今年6月30日,我区共对83名罪错未成年人开展评估,其中,送枣庄启铭专门矫治学校54人,送枣庄正航专门教育学校5人,有力推进了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矫治,强化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
四是深化融合履职,凝聚保护合力。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推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协同发力。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校园安全管理漏洞、未履行强制报告主体义务、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问题,2022年至今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9份,并督促整改落实。与公安、法院、教育等单位建立信息共享、联席会议、联合行动等常态化协作机制,协同多部门会签《强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聘任18名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案件办理,确保未成年人案件司法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统一;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实现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提前介入全覆盖。落实“一站式”办案救助机制,做实司法救助,2022年至今,已向9名未成年人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89700元。
五是做好案后帮教,预防重新犯罪。对涉罪的未成年人,依法审慎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2022年至今发出《督促监护令》178份,纠正监护缺失;成功对32名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进行了有效帮教,促其顺利回归社会。今年5月,我院被评为“枣庄市家庭教育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道远。下一步,我院将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检察职能,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深化“四大检察”综合履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未成年人案件,以更加全面综合司法保护促推健全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协同机制,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让“榴花朵朵”绽放的更加绚烂!
3、峄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提报的《枣庄市峄城区推行石榴产业“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审批助推石榴产业发展壮大》入选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山东省“高效办成一件事”暨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名单的通知》优秀案例,请问就石榴产业“高效办成一件事”峄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做的措施有哪些,取得的成效又有哪些呢?
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向阳:峄城区聚焦群众增收增产,护航石榴产业健康发展,为石榴产业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创新政务服务新模式,助力审批服务提速增效。现将主要举措和取得成效汇报如下:
强化“法律供给”,夯实石榴企业发展法治保障。组建由律师、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公证、公职律师、行政复议等法律服务资源组成的“法润榴企”法律服务团队,广泛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制定《“法润榴企”助推石榴产业发展活动计划表》,有针对性的开展峄法助企、体检惠企行动。印发《中小企业及市场主体合规建设规避经营法律风险提示问答》,制作“法律服务指南”,发放法律服务需求表,随时且长期接受企业的需求反馈。
优化“审批服务”,推动石榴产业“从有到优”。发挥丰富的石榴资源优势,坚持政策引导、优化审批服务、加强要素保障,推动石榴产业转型升级。推出石榴产业“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再造审批流程,开展石榴产业发展事项联办、一链办理主题式服务。
深化“帮包机制”,形成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石榴产业项目管家帮代办服务机制,拓展为民服务新空间,破解发展瓶颈,推动石榴产业链式发展、链上生金。
取得的实际成效如下:
一是服务群众需求,用法治手段保障石榴产业落地生根。采用“预建厂房与项目审批双链推进”和“零增地”审批服务模式助推石榴产业项目早落地,预建“标准化”厂房2.9万余平方米,实现施工许可实现七证合一,企业申报材料精简为11件、精简率50%,零增地审批时限压减至2个工作日。
二是为石榴产业项目链条实施更全面法治保障。开创“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石榴种植保险”,创办了地方财政补贴型石榴种植保险。明确保险标准及理赔程序,确定保费比例,划定保险责任,为广大种植户拴上了防范自然灾害的“保险绳”。石榴大数据平台的上线将石榴生产效率提升近1倍、病虫害风险降低60%以上,同时将农资农具采购和灵活用工对接的执行效率提升2倍以上。
三是持续发挥护航石榴产业发展长效作用。峄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提报的《枣庄市峄城区推行石榴产业“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审批助推石榴产业发展壮大》入选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山东省“高效办成一件事”暨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名单的通知》优秀案例,进一步推进全区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我们这里,吃水比吃粮还难。”经历过缺水岁月的张庄村村民裴金良说道。地处鲁南丘陵地带的枣庄市山亭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101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耸立着5400多座山头,山地丘陵区域与村庄的海拔落差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