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典型案例】
赵先生30岁时投保了一份保险期间为30年的定期寿险,他当时理解为该产品能够“保障终身”。赵先生在60多岁时不幸身故,其家人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经保险公司核查,该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期间为30年,已于赵先生60周岁时届满,保险责任自然终止,因此无法承担赔付责任。
争议焦点:赵先生家人认为,持续缴费多年保障就应该长期有效。而保险公司则依据保险合同条款,向客户家人进行了细致解释,说明了赵先生购买的该险种的保险期间为固定年限,保险责任在保险期届满后自动终止。
【案例分析】
定期寿险:是指在合同约定的保险期间内(例如10年、20年,或保障至被保人60周岁等),为被保险人提供身故保障的保险产品。这类产品通常保费相对较低,适合在特定责任期内提供高额风险保障。保险期间届满,合同即终止,保险公司不再承担保险责任。
终身寿险:是指为被保险人提供终身保障的寿险产品,由于保障期限覆盖一生,最终通常会发生保险事故,因此具备一定的储蓄和财富传承功能,相应的保费也较高。
本案例中,赵先生所购买的是定期寿险,但因对“保险期间”理解有误,未能充分意识到保障期限的限制。
【风险提示】
1.明确自身保障需求:在选购保险前,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明确保障目的。如您主要希望在家庭经济责任较重的阶段(例如偿还房贷、子女教育期间)获得保障,定期寿险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如您更关注长期财富规划或身故后的资产传承,终身寿险可能更适合您。
2.认真阅读保险期间:保险合同首页明确载明了“保险期间”,请您务必仔细阅读,确认产品是保障至特定年龄,还是保障终身,以便准确理解自身权益。
3.定期检视保障内容:家庭结构与收入状况可能随时间有所变化,建议您定期回顾已有的保险保障,确保其与当前需求相匹配,必要时可联系保险公司或专业顾问进行保障方案的补充或调整。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9月28日,枣庄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枣庄市迅速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实现了从政府到银行、从市到区(市)的无缝对接和同频共振,截至8月底,全市共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