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50岁的周营镇居民张某,一直被先天性上睑下垂困扰。起初,他误将这种眼部疾病当作“眼型差异”,未及时就医;随着病程推进,下垂的上睑逐渐遮挡瞳孔,不仅导致视野持续变窄,更在他夜间驾驶货车时形成致命安全隐患,模糊的视线让他多次濒临危险,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日常生活也陷入“视觉受限”的困境,视功能损伤的风险与日俱增。
“跑了好几家医院,都说没办法彻底治,我都快放弃了。”回忆过往求医经历,张某满是无奈。直到经熟人推荐,他抱着一丝希望来到薛城区人民医院整形烧伤科。接诊的种庆主任没有简单将其归为“外观问题”,而是从疾病本质出发,开展了全面的眼部功能评估;通过提上睑肌肌力测试、睑裂高度测量、眼球运动检查等专业手段,明确张某为“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且因长期遮挡已出现轻度视疲劳继发症状。
结合患者病情与临床经验,种庆为其制定了“显微镜下联合筋膜鞘(CFS)与提上睑肌复合体(LM)联合修复术”方案。“该手术的核心是从病理机制上解决问题,而非单纯改善外观。”种庆解释,通过显微外科技术精准分离眼部筋膜与肌肉组织,强化提上睑肌的功能支撑,既能恢复眼睑正常解剖位置,更能最大程度保留眼部肌肉的生理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是当前国际上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规范化技术。
手术在整形科团队的协同配合下顺利完成。得益于显微操作对眼部精细结构的保护,张某术后恢复迅速,仅两天便达到出院标准。出院时,他反复擦拭着眼角:“五十年了,看东西从来没这么清楚过!”经术后复查,其眼睑位置恢复正常,视功能障碍完全解除,困扰多年的疾病终于得到根治。
“临床中,约30%的上睑下垂患者属于继发性,由重症肌无力、神经损伤(如动眼神经麻痹)、眼部肿瘤等疾病引发,这类情况更需警惕——上睑下垂只是‘表象’,背后的全身性疾病或神经病变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风险。”种庆说。
“从‘治外观’到‘治疾病’,我们始终把患者的健康需求放在第一位。”种庆表示,未来科室将继续疾病诊疗领域,通过技术培训、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诊疗水平,同时加强健康科普,让更多人认识到上睑下垂的疾病属性,避免因认知偏差延误治疗。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9月19日下午,枣庄市“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枣庄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增配气相色谱质谱仪、液相色谱质谱仪等检验设备5台,完成农药残留检测项目扩项71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