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保险 > 保险评论

陈文辉:保险资金运用的市场化改革

2014年02月17日 18:00作者:来源:中国金融

2013年,保监会深入研究保险资金运用存在的重大问题和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推动市场化改革,简政放权,支持行业创新。

  2013年的市场化改革创新及成效

  主要改革创新举措
  2013年,保监会深入研究保险资金运用存在的重大问题和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推动市场化改革,简政放权,支持行业创新。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推进注册制改革。2013年初,保监会将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等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方式由备案制改为注册制,专门抽调相关专业人员成立了产品注册中心,制订了一套注册标准和流程等业务规则,改变了过去一单一备案的运作机制。从运作情况看,进展顺利,一年来注册发行的规模相当于过去7年的总和。二是推动资管产品试点。2013年,保监会还进一步推动保险资管产品试点,扩充保险资管产品品种。一方面,推动资产管理产品发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发行“一对一”定向产品和“一对多”集合产品,完善了资产公司业务链条,优化了投资管理体系,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试点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丰富了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产品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的不足,减缓了对地方融资平台的依赖。试点工作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响应。三是支持股债结合创新。面对实体经济负债率较高,长期资本金供给不足等问题,保监会积极开展保险资金股权投资问题研究,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支持保险机构发挥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的优势,运用股债结合等类优先股形式,对接融资项目,满足不同融资需求。目前看,保险资金股债结合投资创新业务,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益和社会效应。
  市场化改革成效初显
  一是投资收益率向好。2013年上证综指跌幅为7.56%,中债综合指数(净价)跌幅为4.65%,债市创2002年度以来最大跌幅。在这种困难的局面下,保险资金运用2013年11月末累计收益3272.24亿元,相比2012年全年投资收益2085亿元,已经增加1187亿元,全年增量将更多。从投资收益率看,11月末年化收益率约为5%,较2012年3.39%,也有较大幅度上升。究其原因,除股票投资收益外,信用债及基础设施投资等另类投资收益增加是影响投资收益的重要因素。从长期看,保险资产配置将更加多元,另类投资的比重还将进一步增加,这类投资资产受会计分类和估值影响,短期内收益释放较缓慢,而从长期看还将带来较高的收益。保险资金运用投资收益长期向好。
  二是产品发行效率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注册制改革前规模为2941亿元,当前规模为6393.08亿元,2013年增量为3452.08亿元,一年的发行规模超过过去7年的总和,从数量上看,发行效率提升是显著的。此外,已有8家保险机构发行21只资产管理产品,规模达到522亿元。保险机构还累计发起设立10项项目资产支持计划,注册金额395.67亿元。保险资管产品发行效率的提高,显著增强了行业的创新意识,丰富了产品层次和类型,提升了“生产产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保险机构成为金融产品的创设者,主动去创新金融工具以融入实体经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三是资产配置结构不断优化。市场化改革带给保险资金更多的投资品种和更大的配置空间。保险资金的配置结构正在不断地优化,呈现“一降二快三多”的局面。“一降”是指债券和银行存款稳中有降,2013年11月末占比为74%,与2012年的78.8%、2011年的79%相比,下降态势明显。“二快”是指高收益的企业债投资和另类投资增长较快。企业债较年初增长25%,另类投资方面,股权较年初增长61%,不动产较年初增长34%,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较年初增长109%。“三多”是指配置结构更多元了,长久期资产多了,创新产品多了。总之,保险资产配置比以前灵活了,主动性增强了。
  下一步监管工作思路
  2014年及今后一段时期,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方面的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深化改革的同时,要切实加强监管,防范资金运用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坚定不移推进市场化改革
  一是推进资金运用比例监管改革。这项改革,不是在原有比例政策上简单地调增调减,而是按照“抓大放小”的思路,进一步放宽比例限制,在大类资产分类的基础上,实行大类比例监管制度,同时强化风险监测比例以及公司内控比例的约束,系统构建监管、监测及内控“三位一体”的新比例监管体系。
  二是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和范围。2014年1月7日保监会已发布有关政策,保险资金已可以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下一步,保监会还将稳步拓宽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行业范围;逐步完善股权和不动产投资政策,拓宽投资领域;稳步推进完善境外投资政策;积极研究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探索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和途径,逐步完善政策制度,支持市场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城镇化、养老、健康医疗等领域发展。
  三是推动建立资管产品集中登记交易系统。目前,保监会正在加快建立资管产品集中登记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交易流通机制,实现资管产品的集中登记以及到相关交易场所挂牌转让。
  四是支持成立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协会作为行业性自律组织,有利于推动行业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发展。成立资产协会,将调动行业的积极性,利用市场化方法,解决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注册、登记等问题。要把资产协会建设成自律的平台、创新发展的平台、沟通交流的平台,搭建起监管和市场的桥梁,实现监管、协会和市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切实强化监管和防范风险
  未来一段时间,保监会将加快转变监管方式,把监管工作重点由开放渠道转变为风险监管,切实把防风险放在监管工作更为突出的位置。强化监管的总体思路是:“放开前端,管住后端”。“放开前端”就是要减少行政审批等事前监管方式,改变通过审批、核准等事前管制手段来防范风险的监管方式,把风险责任和投资权交给市场主体。“管住后端”从狭义角度看,就是指事后的偿付能力监管,运用资本手段,实现对资金运用的约束;从广义角度看,就是不仅包括事后的偿付能力约束,还包括事中的对投资活动的持续性监管。当前,应该从广义上实现“管住后端”。
  一是强化事中监管,丰富事中监管工具箱。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和监管实际,完全依靠事后的偿付能力约束,还不可能把“后端”管住管好,这就需要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加强事中监管的工作上来。其一,信息披露监管。加快研究信息披露监管制度,规范信息披露行为,发挥社会各方的监督作用。其二,内部控制监管。推动建立健全透明、规范、责权明确的内部控制标准与制度。进一步完善资金运用内部审计,督促内部控制运行有效。其三,分类监管。加快研究推进资金运用分类监管工作,制定分类监管指标体系。依据分类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监管措施。其四,资产负债匹配监管。健全匹配机制,加强推广匹配理念,从制度层面推动保险机构加强内部资产负债管理建设,实现资产负债管理由“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其五,构建非现场监管体系。及时监测不同投资领域的风险状况及风险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进一步加强监管基础建设,提升非现场监管信息化水平,做到事中持续动态监管,实现监管部门“耳聪目明”。
  二是加强事后监管,增强资产认可的科学性。从国际上看,英国、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主要是直接通过资产认可的数量化标准,利用偿付能力来约束保险投资业务,这也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建立科学的资产认可标准是切实发挥偿付能力约束作用的关键,目前看,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比如,对资产风险的识别、计量等技术手段还有待提高;再比如,金融市场还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的规范程度还需完善,波动性还比较大,而资产认可标准代表了资产的实际风险,与该资产所在的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还比如,资产评估、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出具的专业意见还应更加客观公正,资产认可标准的制定很大程度上依赖这些机构的专业意见。未来一段时间,应进一步发挥资产认可标准和偿付能力监管在防范资金运用风险的作用,强化偿付能力硬约束,利用资产认可标准来引导保险资产配置。进一步研究风险识别、计量的技术手段,更加科学地制定各项投资资产的认可标准,逐步提升风险监管的精细化水平。
  三是切实加大现场检查的力度。加强现场检查是资金运用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过去一段时间,资金运用方面的现场检查力度相对不足,检查的覆盖面也相对有限。近期,在资金运用现场检查中,我们已经发现一些趋势性、苗头性的问题,比如,个别公司的银行定期存款,通过质押的形式被套取出来,用于股东增资或其他用途。针对这些趋势性、苗头性问题,资金运用监管方面已经专门成立风险排查小组,并将开展风险摸排与检查。下一步,应切实加强现场检查的力度,优化检查方法,确保把问题查深查透。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违规问题的处罚力度,严肃处理相关机构和当事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提高保险机构合规意识,营造不能违规、不敢违规的市场环境。■陈文辉 作者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镇华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