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人物1

皮学齐:创造中国三个第一的枣庄人

    2013-07-18 10:04:00作者: 张运祥 徐成来源:大众网

多年前就曾听说,国内有一个叫皮学齐的人,个人创造了好几项中国第一,而且在文物收藏与鉴定、东巴文书画以及古钱币的研究方面多有建树。在2013年 7月的一天,我们 叩开了皮学齐先生的房门。

创造中国三个第一的枣庄人

——访中国着名学者、钱币学家皮学齐

  多年前就曾听说,国内有一个叫皮学齐的人,个人创造了好几项中国第一,而且在文物收藏与鉴定、东巴文书画以及古钱币的研究方面多有建树。在2013年 7月的一天,我们 叩开了皮学齐先生的房门。

  初次见到皮学齐 ,感觉很平常,普通装束,长相普通,一米七左右的个头,一个50多岁的男人,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经过细细交谈,一个具有渊博鉴宝知识、备受国内外专家推崇 、墙里开花墙外及其 香的文物艺术品“三高”鉴定师形象定格在了我们的稿件上。

  中国第一位国家认证的文物艺术品“三高”鉴定师

  2005年8月27日下午,在四川成都举行的国家职业认证考试中,有一位中年男子,正在接受来自北京、上海、成都等高校5位着名陶瓷专家的实物考试。上午,他以61分的成绩,通过了中国古陶瓷鉴定的理论考试,下午,经过抽签,他又来到中国古陶瓷的实物考试现场。

  主席台上的专家们每人面前放着一件古陶瓷器,分别为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器型,不同的窑口,不同的制作工艺。该男子来到每个专家的面前,拿起被鉴定的器物,对每件实物的器型、工艺、胎质、釉面、圈足、口沿、纹饰等各个部位进行仔细观察,然后低下头用手指轻轻地叩敲器物,记住声音, 然后接受每位专家的逐一考问。当最后一位专家考问结束时,四川大学陈德福教授紧紧握着这位中年男子的手高兴的说:“祝贺你,皮学齐,通过了 !”这位中年男子就是来自山东枣庄的皮学齐。通过几个月来的艰苦拼搏,他已顺利通过了珠宝玉器、书画、古陶瓷、铜器钱币及杂件鉴定估价师的国家认证考试,从而成为了国内经国家认证考试取得三个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高级资质的第一人。

  皮学齐自幼跟着母亲讨饭时就喜欢收藏“制钱”,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毛笔”字,中学时学画画,参加工作后又从事陶瓷的生产和研究。几十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北京的潘家园、报国寺,南京的朝天宫、四川成都的送仙桥、济南的英雄山等古玩文化市场。

  上世纪90年代初,皮学齐开始了文物艺术品 鉴定知识的研究 。他利用业余时间到全国较大的博物馆和文物商店, 千方百计参加国内各地的古玩艺术品评估鉴定会、拍卖会,虚心向专家们学习和借鉴,以此来提高自己在文物鉴定方面的能力。几十年来,他先后购买了数万元有关文物艺术品鉴定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利用业余时间修完了《中国陶瓷史》、《陶瓷工艺学》、《中国货币史》、《中国历代货币》、《古钱币鉴定》、《中国历代玉器》、《书画鉴赏》等课程。

  为了深入学习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打好扎实的功底,皮学齐先后到过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学会拜师学习。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次都取得较好的成绩。他经常在图书馆一泡就是一天,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在自家的阳台上一呆就是一夜。有时,他象小学生一样,把重点、难点写在卡片上,然后贴在墙上,粘在门上,放在裤兜里。为检验自己在古玩文物鉴定方面的能力,他报名参加了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认证考试。监考老师说,主考官拿出来的每件实物都很有特点,考生必须在很短的时间里,鉴定出它的真伪,判定出它的年代,辨别出它的产地、窑口和特征,最后进行价位评估。参加这样的考试,必须熟知中国陶瓷发展史、各个历史朝代及地区的不同窑口、工艺、造型、釉色、胎质、纹饰、款识等知识。如果不到国内的各大博物馆、 展览馆、 文物商店、拍卖行和古玩市场,亲眼见识或亲手抚摸一下这些几百乃至几千年的宝贝疙瘩的话,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地鉴定出它的真伪,断出它的年代,说出它的工艺和窑口,评出它的国内外市场价格和走向,简直是异想天开。然而,这只是一门古陶瓷鉴定的考试。“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考过来的,而且还考过了古陶瓷、古书画、青铜器三个高级,只有珠宝玉器还没考过高级 ,现在已考个中级 ,但是, 自己已经尽力了”。考完之后他懵了,不知怎样回到宿舍的。

  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闫振堂了解到皮学齐的情况后,亲自来到枣庄看望他,并书 赠一幅对联:“学高学齐,再接再厉”。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马震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