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省旅游局“第一书记”:修致富路筑旅游梦
2014年01月01日 15:28作者:张乔阳 孙姝华来源:大众网
省旅游局下派的5名“第一书记”来到徐庄镇,最先看到的就是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但是要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新经济,基础必须先打好,于是修路成了“第一书记”来到徐庄镇后的首要任务。如今省旅游局下派的5名“第一书记”所帮扶的村子里外都修好了水泥路,使村民告别了以前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窘境,同时也带领村民踏着崭新的水泥路,走上了一条发展乡村旅游,求新经济的道路。 安上村“第一书记”李山山即将竣工的村内桥。 大李庄村“第一书记”杨纯峰询问村民刘西水近来的身体状况。 大众网记者 张乔阳 孙姝华 “要致富先修路”,这话放在眼下的徐庄镇是在合适不过了。省旅游局下派的5名“第一书记”来到徐庄镇,最先看到的就是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但是要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新经济,基础必须先打好,于是修路成了“第一书记”来到徐庄镇后的首要任务。如今省旅游局下派的5名“第一书记”所帮扶的村子里外都修好了水泥路,使村民告别了以前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窘境,同时也带领村民踏着崭新的水泥路,走上了一条发展乡村旅游,求新经济的道路。 安上村:修建3条生产路 村民骑电动车下地 徐庄镇的安上村有2个自然村,人口达1860人,可是外出打工的人却使得村子里的人走了大半,剩下的村民被安上村“第一书记”李山山戏称为“386199部队”,在村的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 安上村里的生产道路困扰着这一支特殊的部队好多年了,道路窄,坑洼泥泞,经常会有下地干活的孩子被绊倒,老人脚滑摔伤,安上村“第一书记”李山山到村后,决定改变这样的情况,3条生产路正在紧张的施工。 “俺们村的生产路正在施工,以后下地干活,俺们村的村民再也不用深一脚浅一脚的走路了,以后骑电动车都能下地了。”村书记张德喜说,等这3条生产路修完,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将真正的走出去。 大李庄村:水泥路修到家门口 “我们村可以说就是在山沟里,全村的道路基本上都是泥路,生产道路更不用说了,村民出行也很不方便,而修路也是我驻村之后村民们反应最为强烈的一件事。”大李庄村“第一书记”杨纯峰告诉记者,“要想让村民富起来,首先就要先把路修好,解决了交通问题,这样,村民才能走出去,真正的富起来。” “自从杨书记来了之后,我们村发生了不少变化呢,首先就说这路吧,都修到了家门口,我出门比以前方便多了,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出来,不用在让家人推着出门了。”今年55岁的刘西水高兴的说,“我下身瘫痪,只能坐在轮椅上,以前没修路的时候,我根本就没出过门,整天呆在家里,现在路修好了,没事的时候我就自己出来,心情也比前好多了,这都要感谢杨书记啊。”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马震 本文相关新闻热点图片>更多<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