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栏语:枣庄,这座百景汇聚、万物交融的城市,有着风光无限的四季,也承载着日新月异的变迁。在枣庄市委网信办指导下,大众网枣庄站2025年“四季流转 多彩枣庄”主题策划启动,以镜头为笔,捕捉四季交替间的动人画面;以文字为墨,记录经济发展与民生进步的坚实脚印。我们邀您在四季更迭的韵律中,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无限活力。 大众网记者 李全基 通讯员 闫恒奎 枣庄报道 近日,在滕州市级索镇孔楼村的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排排整齐的菌棒上,鲜嫩肥硕的黑木耳如黑色的花瓣般绽放,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村民们穿梭在菌棒之间,忙着采摘、搬运成熟的黑木耳,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一批采摘的木耳有2.2万棒,每棒能采摘鲜木耳900克左右,预计共收获鲜木耳4000余斤,产生经济价值约1.2万元,10-15天之后又能采摘第二批;带动本村群众务工15人次,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党支部书记孔令奇高兴地说。 
庭院经济,是级索镇孔楼村探索致富之路的起点。前期,村“两委”经过深入调研,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发现庭院种植黑木耳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于是,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整合资源,统一规划,种植黑木耳。为畅通销售渠道,与山东青圣元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采摘的木耳直接由公司收购,经过加工、晾干后,销往全国各地。 
在实现经济增收的同时,级索镇孔楼村还将文明实践融入黑木耳产业发展中。村里定期组织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鼓励村民在发展庭院经济的同时,注重庭院环境的美化和卫生的保持,此外,合作社还组织村民开展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活动,在互帮互助中增进邻里感情,营造了和谐文明的乡村氛围。 
如今的孔楼村,黑木耳产业蒸蒸日上,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乡村文明之花也在这片土地上竞相绽放。下一步,滕州市级索镇孔楼村将继续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探索“庭院经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让更多的人走进孔楼村,品尝黑木耳美食,体验乡村生活,实现产业兴、乡村美、村民富的目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