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从教23年翻越208座山头 山村校长成育人楷模

2014-09-10 13:30:00来源:齐鲁晚报作者:白雪岩

在山亭区徐庄镇,有这样一位小学老师,23年如一日,从教师到校长,用踏踏实实的行动,一步步破解着一道道教育难题——自己动手建教学楼、维修校舍,号召全镇为山区留守儿童建设乡村少年宫。2009年,陆繁伟来到枣庄共青希望学校担任校长。

  陆繁伟(右)在指导学生做根雕。

  在山亭区徐庄镇,有这样一位小学老师,23年如一日,从教师到校长,用踏踏实实的行动,一步步破解着一道道教育难题——自己动手建教学楼、维修校舍,号召全镇为山区留守儿童建设乡村少年宫。这些年,他先后翻越208座山头,到学生家里走访2400多次,写下了46本、几十万字的教学日记,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学生,累计达87000多元。他就是山亭区徐庄镇共青希望学校校长陆繁伟,9月9日当天,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从全国1476万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2014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本报通讯员 胡乐彪 本报记者 白雪岩

  骑行数百公里,赴外地拜师学艺

  1989年陆繁伟以民办教师身份考入枣庄师范学校,能有机会成为一名正式教师,他倍加珍惜这个机会。为此,从教23年来,他虚心学习教育知识,钻研教学教法。自学进修了专科、本科文凭,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牺牲休息时间,到枣庄、临沂、莱芜等地拜名师。

  1998年9月开学之初,他接到一个任务,在全镇上一堂公开课。为了上好这堂公开课,他赶往百里之外的枣师附小,向特级教师贺成金求教。

  陆繁伟回忆说,那天凌晨4点,他骑上自行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出发。由于事前没法联络,当他来到贺老师家时,贺老师却回老家了。没办法,他便在门前等候。等到日落西山时,贺老师回来了。说明来意后,贺老师赶快放下行李,帮助陆繁伟解析教材,设计教案。

  取得“真经”的陆繁伟,又连夜骑车赶回了学校。经过名师指点,公开课取得了圆满成功。

  从此,他要求自己今后所有的课,都要以这次公开课为标准,做到一丝不苟。23年来,陆繁伟已执教区级以上优质课、示范课160多节,发表《走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怪圈》等教学论文17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荣获中央教科所一等奖,主持了省级课题《小学语文整体探究阅读教学模式》。

  率领教师建学校,摔成重伤危及生命

  上世纪末在崔虎峪村小学任教时,一次经历让陆繁伟终身难忘。

  有一天,他正在上课,突然狂风大作,降下大暴雨。校园里的一棵大树被刮倒,砸在了房顶上,雨水顺着漏处灌了下来。雨过后,陆繁伟找到村委,但村委实在拿不出钱来维修。就这样,师生只能在露天的教室里凑合着上课。无奈之下,他做通家人的工作,把自己准备结婚的新房腾了出来,给孩子们上课,解了燃眉之急。

  后来,崔虎峪村决定利用村西废弃坑塘重建学校。由于这块地基高低不平,陆繁伟主动接下了平整场地的任务。每天放学后,他来到这里用镐刨开高坡上的山石,用地排车运往坑底。场地整平后,他又利用业余时间,到山上拉来山石,建起院墙。他每天运石6趟,风雨无阻,连续拉了10多天,手上都磨出了血泡。

  2009年,陆繁伟来到枣庄共青希望学校担任校长。当时,校园破旧不堪、杂草丛生,教学楼漏雨,教学质量下滑,学生流失。

  为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带领教师用水泥修补漏雨的楼顶,但无济于事。见到有开着机动车到村里专修楼顶漏雨的工匠,他便请工匠预算费用。工匠开出了15000元的价格。“不堪重负”的陆繁伟,只好谢绝了工匠。随后,他派学校老师骑着摩托车尾随在工匠身后,看工匠从何处进料。找到原料进货点后才知道,那种工匠要价10元的类似沥青的固体防水胶,每公斤价格才1元钱。陆繁伟一算账,不算工时费,成本价才1500元。

  接着,陆繁伟带领着教职工干了起来。他自己承担的是最重也是最危险的提胶工作。一次,站在楼顶边缘提胶时,他一不小心从楼顶掉了下去,伤及肝部,胆囊破裂。

  “由于接诊医院医疗条件较差,他手术后连续多天昏迷不醒。后经转院治疗,1个多月后才转危为安。”提起这事,陆繁伟的妻子李秀英至今心有余悸。

    http://epaper.qlwb.com.cn/qlwb/content/20140910/ArticelZ11002FM.htm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田田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