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枣庄8月4日讯 ( 通讯员 杜兆启报道) 第一怪:“社员”种菜“合作社”卖
大康留村是枣庄滕州官桥镇蔬菜种植专业村,现有冬暖大棚146个。过去,菜农收获蔬菜后,往往要起早贪黑脚蹬三轮车到市场去叫卖。这种家庭式的种植经营模式,很难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农产品销售难、获取信息难、采用新技术难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2005年,大康留村“富康蔬菜营销合作社”应运而生,通过合作社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运作模式,对外开通了营销网站,对内帮助菜农引进新品种、提供销售信息、与外地客户签订购销合同、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纠纷等,农户与合作社分工合作,实现了产品生产、组织、销售一条龙,从根本上解决了蔬菜种植品种老化、价格不稳定及销售难题,使菜农种植效益大幅度提升。今年,该社“社员”任衍国种植了2个大棚的以色列品种西红柿,通过合作社联系销售,收入了4.6万元,比入社前增收了2倍。在这个专业合作社成功运作的基础上,该镇又先后注册成立了瑞琪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天太牛业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组织25家,社员达到了356户,人均增收达800余元。
第二怪:货台建在车站外
官桥火车站是京沪线上二等甲级货运站,货物年吞吐量达1000万吨以上。近年来,由于该镇积极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交通、人文资源、工业能源等优势吸引外商,不断优化为外商服务的理念,为外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激发了投资者的热情,使一大批大项目纷纷落户该镇,已投资的天华矿山机械公司、汇金铸钢厂、华龙化工公司等民营企业也越做越强、规模迅速膨胀。原来火车站内的货台已不能满足货流需要,2006年,该镇投资500万元兴建的后莱村铁路货台、投资1000万元兴建的港铁货台先后投入使用,使货物年吞吐量达到了2000万吨,带动了轩庄、车站、中洪林、后莱村、北韩村、后掌大等7个运输专业村的发展致富。据统计,该镇现有各种运输车辆500多辆,运输年收入达到300余万元。
怪状三:老外来了拜三拜
近日,在该镇街心花园广场,十几名外国游客在古薛车正雕塑前拉起了横幅,并向着雕塑三鞠躬,引来围观者的好奇。一打听,原来是马来西亚薛姓华裔来寻根问祖正举行仪式。近年来,该镇立足“文化兴镇、文化强镇”的发展战略,积极创建历史文化名镇。先后投资400余万元,建设了北辛盖鼎、古薛车正雕塑,修复了毛遂墓、冒尖碑、孟尝君礼贤馆、北辛遗址双檐碑亭、孟尝君养士处、古驿歇马亭、大康留唐槐等10余处文化古迹,扩大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增强了影响力,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客人来寻根问祖,观光旅游。此外,该镇还计划投资1.2亿元,对北辛文化、奚仲车文化、古薛文化遗址等文物古迹进行修复完善,对相关文史资料进行整理,进一步搭建历史文化平台,唱响旅游产业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