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3156865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经济

薛城区陶庄镇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服务土地流转新模式  

发布日期: 2012-06-07 来源:枣庄大众网 编辑:枣庄大众网

       

        枣庄大众网1月11日讯(通讯员韩强种法印报道)  为促进土地流转工作高效、有序、合法进行,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服务土地流转的新模式,促进党的建设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截至目前,该镇共流转耕地2353亩,涉及19个村,713户,占到全镇耕地总面积的7%,新建花卉、柳条、蔬菜、池田藕、畜牧、速生林等规模化产业基地10余个。
        为适应土地流转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要求,陶庄镇把党组织建在协会上,把党小组建在协会的各环节上,让党员的作用发挥在致富前沿上,建立了支部+合作组织+农户、协会(龙头企业)+支部+农户的新模式。去年夏庄村池田藕协会接收流转土地近300亩,带动了全村50余农户种植池田藕,全村池田藕种植面积达500余亩,形成了规模化种植基地。同时,积极在经济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中设立党支部,先后在巧姐柳编合作社、皇殿养兔合作社、宏大园林公司等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内部建立了党支部,即规范了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发展,也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土地规模流转。
        陶庄镇注重发挥基层组织、党员做土地流转的宣传员、信息员、服务员 “三员”作用,服务土地流转。宣传员积极宣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土地流转工作的精神、宣传土地流转工作的实际意义、宣传土地流转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组建土地流转信息员网络,信息员一方面收集有关土地流转的需求,传达给农户,引导农户流转自家土地,另一方面收集上报农户土地流转的愿望,上报镇土地流转信息储备库备案,及时把农户流转土地的愿望传达出去。目前,已接到各村上报土地流转供求信息51件,涉及土地面积537亩;成功流转土地327亩;同时发挥村支部的服务员作用,组织土地流转双方见面洽谈,上报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备案,协调解决土地流转中的的矛盾纠纷,加强土地流转后双方的联系等工作。去年以来,在各村支部的积极促进下,该镇各村共流转土地1713亩,各村支部协调解决供需双方矛盾纠纷27件,有力维护了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他们还开展了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加强“双强”村支部书记队伍培养、把种植大户培养为农村党员的“三培”工程。组织全镇农村党员中的40多位种养殖大户与农村党员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20余户党员贫困户依靠池田藕、花卉、柳条、食用菌种植、畜禽饲养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先后撤换了5个村的书记,解决了部分村级班子软弱涣散,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同时及时把各村土地流转的大户纳入积极分子培养视野,目前已有后院山的胡乐星、夏庄村的孙茂盛、王利等多位流转大户被作为积极分子培养。
        在此基础上,该镇依托镇党校、成人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与种养协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有针对性地联合建立“政策理论课堂、实用技能课堂、现代信息课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学习培训,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先后组织了2次农村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真正使农村党员干部成了土地流转工作的明白人;及时调整了“百名干部驻村”的活动内容,把抓好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了驻村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因地制宜,积极帮助推动土地流转,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后院山的金针菇大棚、上武穴的肉鸡、齐湖和大陶庄的蔬菜大棚、苗姑屯的雏鸡繁育、皇殿村的长毛兔养殖、鲁桥的生猪养殖、前西的大棚菜、夏庄村和马公村的千亩池田藕基地,都形成了规模和效益;他们还从部门人员中挑选了部分懂技术、会经营,热心农村发展的部分精干工作人员到薄弱村挂职书记、主任,有力地推动了薄弱村经济发展。
        陶庄镇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发展的意见》,建立了土地流转扶持资金,对于全部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扶持其进城务工创业,对于引导农户流转土地较多、增收效果显著的行政村给予适当奖励,对于通过转包、租赁、入股合作等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并能带动农户增加收入的种养大户和各类经济实体,从扶持资金、税收政策、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建立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镇党政成员分别联系食用菌、花卉、池田藕、柳条、畜禽养殖等种养殖基地;每名党政成员分别联系1名土地流转大户、1个产业项目、1个龙头企业,切实为土地流转大户、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解决难题,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