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3156865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法制

“恶意欠薪”与刑事立法精神相违背?  

发布日期: 2012-06-07 来源: 编辑:王振

       

     


        企业“恶意欠薪”严峻的现实,其实并不在于现有法律法规不健全,更不在于投诉解决部门不多,而在于现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力度不够,相关执法较为疲软

      10月7日,广东省有关负责同志建议国家加快劳动合同法的配套立法,比如在修订刑法时设立“恶意欠薪罪”,对恶意逃避工资支付义务的责任人追究刑责(10月8日《广州日报》)。


      设立“恶意欠薪罪”的建议此前其实早有,但“恶意欠薪”入刑不但与我国的刑事立法精神相违背,而且在具体实践中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也许有人会说,根据欠薪数额的大小判几年徒刑以示薄惩有何不可?但“法律不是万能的”,我们惩治企业的恶意欠薪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企业支付给劳动者应得的薪水,如果对企业责任人判了刑但劳动者还是拿不到薪资,那岂不是本末倒置?


      从民法学的角度来看,企业的欠薪行为更多属于一种不道德、不诚信的经济行为,不宜动用刑法进行处罚。而且,根据刑法第313条规定,经过仲裁或者司法程序,企业若还不履行生效的裁判司法机关完全可以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责任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再说,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也对企业欠薪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同时,就业促进法第六十八条也规定,企业违法“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五条也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者违法行使职权,给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由此可见,现有法律在遏制“企业欠薪”方面其实并没有缺失,不但明确规定了企业的责任,而且也规定了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责任。在法律责任如此健全的情况下再去增设“恶意欠薪罪”实质上是为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以及工会等部门的失职或者不作为寻找托词。


      其实,企业“欠薪”从劳务纠纷到刑事犯罪、从单纯的行政手段到与司法手段结合、从民事诉讼到追究刑事责任,只是表明社会加大了讨薪的执法力度以及探索以法律途径解决恶意欠薪问题,并没有足够的理由证明只要“恶意欠薪”入罪就能彻底解决企业“欠薪”问题。企业“恶意欠薪”严峻的现实,其实并不在于现有法律法规不健全,更不在于投诉解决部门不多,而在于现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力度不够,相关执法较为疲软。如果劳动、建设、工商、工会、司法部门都能够通力合作,借助多种手段,形成农民工利益的维护与保障体系,企业“恶意欠薪”的问题必定能够有所缓解,甚至得到根本的遏制。

     

     


        张夫清  撰文   (山亭区检察院宣)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