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聚焦

小米官网发布会:360魅族对掐小米 你更看好谁?

2014-05-16 10:03:00来源:彭博社作者:

小米路由器火了,其他的厂商也没闲着。而360安全路由器也确实是冲着砸小米场子而来的,这是周大炮专门回击雷布斯捅刀子的一战。我们都知道,苹果让智能手机替代传统手机,并一举控制高端市场;而后三星快速跟进,占领了中端市场。

移动电源 小米PK联想

  1、360对掐小米背后:高通与联发科的战争

  小米路由器火了,其他的厂商也没闲着。最近奇虎就推出了一款99元的360安全路由器直插小米心脏。要知道,小米还在公测的路由器mini版,也要129元呢!从360与小米的发展脉络来看,两者很少有正面对掐的时候,而现在,周鸿祎在360安全路由器发布会上就直接把小米当成了竞争对手。正如老鼠挑战猫,背后一定有个洞的谚语,360这次背后也有个靠山:高通。事实上,360和小米对战的背后是高通和联发科们的较量。

  5月6日,360的安全路由发布会可谓是精彩纷呈!双核双频双天线顶配的智能路由器,号称两百多的成本,一股脑杀价到99元,并将在5月20日进行首批1W台发售。

  这可比小米的129元还在公测的mini版来的实在,来的响亮!不过也面临着供货问题。

  然后就是360董事长周鸿祎,这位互联网界著名的红衣大炮上台开讲了!上台第一句话,就达到了料足料猛的效果!

话不多说,先上两段让大家开开眼。大家不用谢我,也不要叫我雷锋,我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造物真是很神奇啊!)

  话不多说,先上两段让大家开开眼。大家不用谢我,也不要叫我雷锋,我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造物真是很神奇啊!)

  “感谢大家,我们很多老朋友都来了,但是这个发布会做得不太好。跟我预想的差别很大,所以我们还是要向友商学习,不得不承认在营销方面我们已经落后了。

  第一,上台之前应该请几个人在这儿摔路由器,没有体现我们的高大上。

  第二,现场演示总出错,也没有安排托儿,所以没有人拿手机浏览黄色图片,所以要的效果也做不到。一般安排一个假的技术员,要说话利落一点的,结果你们真安排了一个搞技术的宅男在这儿,也说不清楚。

  第三,这个PPT做得不好,你们服装不说了,服装都不合格,你穿得也不是,现在时髦的是谁?是马斯克,你的服装不合格。”

  “据说5月有太多的厂商要发布新品,什么榔头手机,什么要你好看,我建议我们都去学一学。我确实觉得,别人抄产品都不可耻,我们抄人家的发布没有什么可耻的,我们应该抄袭,别人都直接抄苹果,我们直接抄友商就好了。我觉得我们有生之年很难向苹果学了。”

  360背后是高通小米的博弈

  呵呵。不知道哪些友商又中枪了呢?不过猎云君好像感觉到小米桑明晃晃的上了榜。两位多年交情的好哥哥真真是极好的。

  而360安全路由器也确实是冲着砸小米场子而来的,这是周大炮专门回击雷布斯捅刀子的一战。要知道雷布斯的小米路由器,自带的金山防火墙可正好捅到了360家的命根上!

  当然这么说也有点夸张牵强,小米路由的威力不可能那么大,360路由足能破这个局。但如果360没有这个更高性价比的“神器”,接下来360的市场可能要被严重蚕食。

  而360安全路由这样一款高能产品,以最高的工艺标准,到底是如何做到低价的?大炮说自己在学习嘀嘀、快的打车,要“砸个十亿八亿,就算做广告了!”

  但硬件这事,按照大炮的两百多成本言论,这一场恶战下来,可不止是十亿八亿那么简单!虽说大炮随后标清立明“要学习友商的饥饿营销”,但这事关系着自家根本命脉的产品,上饥饿营销,这纯粹是拿自己命开玩笑!除非小米的产品饥饿到离谱。

  这背后一定有人支持,背后的人就是高通!如果没有高通的支持,360安全路由无论如何也做不到99!

  高通、小米的恩怨,也是由来已久。

  由于高通在供应链方面的牵制,使得小米颇为困扰,在经过对高通卖力宣传之后,小米为了掌握主动权,开始逐步引入其他解决方案,并且开始替别人卖力宣传。到现在基本上可以说做到了能不用高通就不用的局面,此次小米路由器可谓是一个极大的例证。两款产品竟然没有一款是采用高通方案!依照目前小米的影响力,高通必须要赶紧选择一个新的、影响力大的合作伙伴来继续为自己宣传,以保持自己独一无二的地位。

  周大炮当仁不让。不过大炮也够豪爽,一口把高通的方案咬到了99元,基本上就是BOM价。让这个整天以吃专利费养膘的大鳄算是“流着泪数小钱”,尝到了联发科的滋味!

  高通为了保障自己的高端市场形象,抵御联发科们的攻城,只好留下专利费,低头认了。而其实说到根本,这是一场高通与联发科们的战争。

  专利大鳄好不容易开一次口,大家可得把握住机会,赶紧多吃两口。善良的大炮,放货不?

  编后虽然周鸿祎是业界有名的大炮,但是真的从体量上来看,奇虎360最近两年除了官司,真的已经很久没有引人注目的产品出来了,PC端叫板百度的豪情在手机端也被阿里UC抢了先。当BAT在互联网市场掀起一场又一场资本并购的时候,360的声音也逐渐沉默下去。现在借着高通与小米和联发科的竞争关系,叫板小米路由器,虽然过了嘴瘾,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小米带来打击,但是路由器毕竟太轻量级了,360已经逐渐被小米甩下了。

  2、曾经相信:华为手机是小米的阻击者

  此前,我为什么对华为手机保持信心?因为从华为手机的市场行为,能感觉到它在不断做战略调整,按照任老板的经典说法,“进步很大,已经从非常差到比较差了”。这很重要,很多时候,战略是走出来的,是权变的,而不是设定好的。那些有着很强自我改善能力的企业,总是有机会调整到最优战略状态—华为就是一个。

  我们都知道,苹果让智能手机替代传统手机,并一举控制高端市场;而后三星快速跟进,占领了中端市场。

  1).三星的竞争战略

  三星采用的仍然是与诺基亚竞争时的模式。这种模式有三个要点:

  第一,采用局部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从战略上讲,挑战者必须“以正相合,出奇制胜”。三星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在整个模式上靠近苹果—我之前分析过,苹果是用“iPhone+IOS+AppStore”组合来提供移动互联生活方式下的整体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卖智能手机,并靠此打败诺基亚;三星借助安卓系统,全面跟进苹果,然后利用自身垂直一体化的优势在硬件和价格上与苹果形成差异化,并利用传统渠道优势,在中端市场成功阻击了苹果,再向高端市场进军。唯有冲击高端市场,才能保护中端市场,这是战略。

  第二,采用“细分市与产品一一对应的配称模式”,用多产品面向多个细分市场。这个模式的首创者是宝洁,就是顺应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不断主动进行市场的再细分,然后为每一个细分市场提供一款合适的产品,形成产品系列化。当然,这种模式要避免的是过度细分(以后我们会另设产品线规划研究专题)。这种产品线策略尤其适应中端市场!从销售者数量上看,市场结构通常是金字塔型的,低端消费规模大;而从需求特性上来讲,市场结构是橄榄型的,中端市场的消费最多样化。在很多行业中,面向中端市场的领先者基本都采用产品线模式,即为这个道理。

  第三,产品快速更新换代,推动时尚化趋势,冲击苹果的极简主义。当消费电子的市场需求从功能化走向时尚化,产品快速更新能力将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三星熟谙这一点,延续了“生鱼片理论”,不断提高产品更新的速度,对抗苹果。

  2).小米的战略布局

  当其他国产手机厂商仅仅是在产品上模仿苹果和三星的时候,小米横空出世。小米的战略同样非常清晰:一样的“以正相合”—“小米手机+安卓系统及应用”,为消费者提供完整解决方案(这已经成为消费者的基本要求);一样的“出奇制胜”—直插低端市场,出乎想象的低价和高性价比;避开渠道劣势,采用互联网直销;移植Facebook模式,建立消费者社区。

  而且,小米的战略意图更为深远。我此前分析过,小米短期内不会做中高端智能手机,而是坚决在低端市场抢夺年轻顾客,然后围绕着年轻顾客形成消费电子甚至家居生活的解决方案,也就是“手机+无线路由器+盒子+电视等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这中间通过“硬件+软件+内容的一体化”实现互通互联。

  所以在短期上,小米不是卖低端手机,而是抢夺年轻顾客,这与当年宝马抗衡奔驰、百事冲击可口可乐道理一样;在中期上,小米挑战的不是苹果和三星,而是海尔和格力这样的企业,走向家居解决方案提供商;然后在长期上,小米与顾客同步成长,并建立与新一代年轻顾客的关系,那就真正超越苹果了。

  (春节之后,管理智慧组织团队对小米做过再一次的深度研究,以后我会更深入而完整地阐述小米模式及其成长之道,此不赘述。)

  3).华为的战略意图

  在小米成功之前,华为手机的战略更像是在低端市场跟进苹果和三星,利用硬件上的研发与制造能力,以及通讯业务积累下来的运营商资源,快速上量,首先在低端市场拉开与联想、中兴或魅族等企业的差距,再向中高端冲击三星。

  这种战略在商业史上很常见,也适合缺少品牌影响力的后进入者。丰田、本田和现代等日韩汽车企业都是这个发展路数。在国内的运动服装市场,安踏走的也是这条路:当高端有耐克和阿迪达斯、中端有李宁的时候,安踏先在低端市场打败双星和回力,以及地摊货,再逐步向中高端冲击。日本精工和西铁城进入手表领域时,也曾试图如此,但被斯沃琪集团识破,被阻击。

  客观而言,这种策略符合华为的长处。华为有通过压强原则而后发制胜的基因,尤其擅长在产品上采用压强原则,再利用运营商资源,有机会快速突进,并依靠规模来捆绑供应链资源,再逐步发育团队能力和品牌运作能力,寻机向中高端发展。

  有人质疑华为手机的价格策略,认为若想快速上量,应该学习小米采用低价甚至超低价。我倒觉得华为对于价格策略是有深入思考的:此前的手机销售,渠道占50%,运营商占30%,互联网占20%;苹果有强大品牌影响力,而且一上来就建立运营商合作与体验店,三星则靠渠道、小米靠互联网,而华为的优势恰恰在运营商资源上,在无品牌的情况下利用这个资源,就必须接受运营商要求的利益空间。此前,华为手机营销副总裁邵洋先生曾讲,运营商的利益要求是25%(我猜测还要高于这个数),苹果的渠道成本只有8%,三星也才15%。所以,并不是华为手机的制造成本高于小米,而是其从策略上要借助运营商,不得不定个高价格。这也是华为早期得以快速上量的基础。

  但华为手机的这个策略被小米打破了!小米颇有“光脚不怕穿鞋”者的胆识,直接用互联网方式发动消费者革命,重建了低端市场手机的性价比标准,使华为无法绕开,只能直面小米的挑战。

  华为的反应速度是很快的:建立单独品牌—荣耀系列,通过电商市场,面向年轻人,直面小米,并且喊出电商目标是出货2000万部,已经是小米全部目标销量的三分之一强。若真能达到如此目标,也算是建立了与小米抗衡的初步基础。

  3

  .手机芯片只剩高通、联发科双雄相争

  绘图芯片巨擘NVIDIA Corporation于8日美国股市收盘后发布2015会计年度第2季(2014年5-7月)财测、预估营收将达11亿美元(加减2%,相当于 10.78-11.22亿美元),本业毛利率预估为54.0%。作为对照,NVIDIA 2015会计年度第1季营收为11.028亿美元、本业毛利率为55.1%。根据彭博社的调查,分析师原先预期NVIDIA本季营收将达10.9亿美元。 NVIDIA因不慎将第1季(2-4月)财报初稿寄给100名内部联络人、因而提前在5月6日公布未含财测的Q1财报新闻稿。

  NVIDIA 8日指出,2014年2-4月Tegra处理器(应用于行动装置、车用资通系统)销售额年增35%(季增6%)至1.39亿美元;GPU销售额年增14%(季减5%)至8.98亿美元。

  barrons.com 部落格8日报导,NVIDIA执行长黄仁勋在受访时坦承,手机处理器市场目前基本上是高通(Qualcomm)、联发科(2454)双雄相争的局面,NVIDIA的强项(车用、游戏)在手机市场并非决胜关键;NVIDIA的营运模式、产品策略已经跟同业大不相同。

  NVIDIA目前除了透过GPU(获IBM、戴尔、惠普伺服器采用)强攻数据中心商机外,也推出瞄准车用、机器人、内崁应用的开发平台“Jetson TK1(采用Tegra K1系统单芯片)”。

  彭博社7日引述消息人士谈话报导,微软(Microsoft Corp.)预计在5月20日发表的新款小尺寸Surface平板将首度采用高通处理器。报导指出,微软届时也将发表一款采用英特尔(Intel Corp.)处理器的Surface平板。微软Surface平板目前的处理器供应商为NVIDIA。

  费城半导体指数成分股NVIDIA 8日在正常盘上涨1.23%、收18.50美元;盘后下跌3.24%至17.90美元。今年迄今NVIDIA股价上涨幅度达15.48%。

  4、魅族被逼高调 与小米差距在哪?

  当魅族在4月23日那天凑热闹似的抬出叫板价1799时,小编就远远地听见魅族那高冷的逼格碎了一地的声音。

  魅族变了

  事实上,在前几年的手机市场,魅族与小米还是定义国产手机的双雄,凭借不同的产品特点及优势,两家基本上还是各有所成,并驾齐驱的。而如今,小米成长迅猛,大踏步的领先,自成一派,还顺手捧火了“互联网思维”这个时髦词,风光无两。再看魅族,这个小米曾经的死对头,不久前仍然不合时宜地小清新着。这一切需要承认的是魅族已经和小米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了,魅族不再是小米的“死对头”了。

  受到小米在2013年强势崛起的刺激,魅族才如梦方醒,创始人黄章,也就是在论坛里快意恩仇的J.Wong终于按捺不住。出山,发微博,连续降价,甚至发出了“今年会有五个产品,全线迎战小米”的檄词,将重新与小米一较高下的决心表现得毫不委婉。

  让黄章改变做法的,正是他所看到的正在拉大的差距,小编将其总结为营销、产品线、生态三方面的差距。

  魅族/小米营销对比

  虽然雷军在小米发布会上演讲时略显拘谨,但是在营销领域,他那张“嘴”真是无往而不利。我们可以看到,小米在创立初期就为自己的产品确立了一个明确且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宣传重心,就是以年轻人为目标消费群体和小米最常见的Slogan“为发烧而生”。而魅族从来没有真正地为自己确立过一个宣传重心,甚至低调到不怎么宣传。相对于其他厂商来说,魅族是一家比较用心做手机的公司,在魅族的手机上也能看出这一点,不追逐硬件参数,强调并认真琢磨体验(虽然有时候适得其反)等等。总结来,精致设计,清新文艺范等都是其显著的特点,但是这些辨识度很高的标签从来没出现在魅族的嘴里,更是没有花功夫去宣传,要知道那个时候没有这个理念的。而在这个花钱买吆喝的时代,魅族实在是曲高和寡,而市场也不能认同,目前的销量和热度都印证了这点。

  如果到乡间去,能看到且人们能知道的一定是小米,而不是魅族。

  还要说的就是已经被讲烂的互联网思维。直至今日,小米仍然将自己定性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其互联网手段也是颇为丰富。通俗的说就是那热闹往哪去,微博活动频繁、合作微信支付预定手机,合作QQ空间首发预定手机都是如此。而魅族由一家音乐设备厂商转型做手机,硬件厂商的底子更浓,互联网意识的比较断片,手段更是贫乏,既没有线上营销,又没有与其他具备互联网基因的公司合作,显得十分乏力。

  小米产品线与生态

  小米着眼于移动互联网大势,以手机为龙头陆续发展了配件、电视盒子、智能电视、路由器等等印着小米品牌的产品,2013年小米单就配件就营收了超过10亿元。并且从近期小米路由器的发布,我们又看到了小米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勃勃野心。再把视线抽离地远一些,我们就能看见到,小米整个产品线是一个基于小米手机和MIUI的大生态布局,整个系统以小米手机和MIUI来起承转合,即将涵盖了日常生活使用场景的方方面面,而这个系统的KEY就是小米手机和MIUI。

  而在小米小米有条不紊布局下一步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魅族,在配件上还并不齐全、成熟,更别提所谓的产品线、生态系统了,这一点上的差距与营销上的差距一样大。相比于小米的大布局,魅族也是略显小气,而这并非一日之寒。

  魅族怎么了

  我们看到自黄章回归之后,魅族变得高调和富有侵略性,体现在魅族的声音越来越多和频繁的降价。但是这看起来更像是应对当下情况的临时权宜之计,和小米打价格战,魅族的收益并不多,毕竟性价比的行价1999元都是小米定下的,魅族的每次主动降价,小米也都“跟牌”,除了走高的曝光率,只能说魅族的举措收效甚微。

  此外,目前的魅族的动作几乎是与早前多年经营的清新文艺小众精致的品牌形象背道而驰,随大流的魅族一点都没有原来低调的魅族酷,打破多年的品牌印象是否值得,还有待商榷。

  只能说,魅族现在玩的都是之前玩剩下的,有效果但不足以超越任何对手。接下来的时间,首先魅族应固守并加深自身产品精致、别致的产品特点,价格战只是眼前之策,过硬的产品还是硬道理。其次,加强营销,结合自己的直营实体店优势,如果有办法保持逼格又宣传得广而深自然是上上策。

  (本文综合百家、财讯快报、手机之家、精实新闻等媒体报道)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马震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