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新闻

足球王国民众与世界杯唱反调 背后蕴藏多矛盾

2014-06-10 09:30:00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

6.1万名持有巴西世界杯揭幕战门票的观众,恐怕要费尽心力才能赶赴伊塔盖拉球场。这并不是巴西世界杯面临的第一重考验,近一年来,民众示威、教师罢工、司机罢工、警察罢工……世界杯的筹备工作命途多舛。

  6.1万名持有巴西世界杯揭幕战门票的观众,恐怕要费尽心力才能赶赴伊塔盖拉球场。世界杯开幕在即,圣保罗的地铁罢工仍在持续,如果地铁公营公司无法与员工工会达成一致,世界杯开赛日将面临没有地铁而造成严重拥堵的窘境。

  这并不是巴西世界杯面临的第一重考验,近一年来,民众示威、教师罢工、司机罢工、警察罢工……世界杯的筹备工作命途多舛。

  早在去年6月,巴西人针对世界杯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就已开始。10余个州的民众走上街头游行,曾造成全国半数城市陷入瘫痪;在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球场周围,警察不得不用催泪瓦斯和橡胶子弹驱散抗议人群;2013年联合会杯揭幕战前,示威民众在巴西利亚国际体育场附近的马路上点燃汽油……

  自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举办以来,这项全球体育盛会一直是各国争相举办的抢手赛事。而对于以热爱足球著称的巴西人而言,世界杯的光顾本该是一次“天作之合”,但巴西人却对世界杯表现出了有史以来最强烈的抵触情绪。《圣保罗报》咨询机构的调查表明,有35%的巴西民众反对世界杯,而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显示,61%的巴西受访者认为举办世界杯存在弊端。

  面对民众的反对,巴西政府没能从行动上证明自己。2010年写在世界杯责任书上的场馆、港口和机场等基础设施只有30%完工。圣保罗当地时间6月12日,巴西和克罗地亚的揭幕战将正式开赛,而斥资4亿美元的圣保罗伊塔盖拉体育场还没有完成验收,恐怕要等到开赛当天才能勉强完成。

  在巴西,世界杯引发了一连串混乱,与场馆建设的工期一起推移的还有愈演愈烈的骚乱。今年5月,巴西联邦警察罢工要求加薪,表示不达目的将不会在世界杯期间提供安全保障。圣保罗地铁员工同样效仿,但巴西一家劳动法庭对罢工工会处以了17.5万美元罚款,对于后续的罢工还要追加罚款,这更激化了罢工者的愤怒。

  世界杯的赛期越来越近,而巴西呈现给世界的“热烈”气氛却带着浓浓的火药味,世界球迷期待“足球王国”带来视觉盛宴的美梦似乎正在一点点化为泡影。

  今年4月,巴西政府实施军队进驻贫民窟的举措。贫民窟由军队接管,直到世界杯结束,以保障世界杯期间城市的治安。

  巴西约有33%贫困人口,世界杯前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让穷人的生活难以为继。但飞涨的物价波及的不只是穷人,调查显示,72%的巴西人不满于社会现状,而通货膨胀被认为是国内最严重的问题。

  2014年和2016年,巴西将先后举办世界杯和奥运会这两大赛事,而仅世界杯一项,政府就投入了超过130亿美元,远远超出了80亿美元的预算。巴西政府在2007年声明,场馆建设经费全部由私人赞助,但实际上,这项费用有90%出自公共财政。

  当足球与生存对峙,巴西人选择与足球抗争。罢工教师指责世界杯侵占教育经费;由于通货膨胀,各行各业的从业者罢工示威,要求调薪。

  反贪是巴西人游行的又一主要原因。巴西足球管理者多年来的贪污腐败之风使其在国内丧失民心,而世界杯设施建设经费大大超出预算也让巴西民众颇为不满。负责体育场修建的建筑公司未能按期完工,使政府额外增加费用以促使其提高建设进度,这笔额外的费用看似又是一个有关部门“吸金”的机会。

  作为世界第一运动,足球背后巨大的产业链和丰厚的利益,让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体育项目。近日来,前亚足联主席哈曼协助卡塔尔贿选事件被揭露,卡塔尔被多家媒体指责为申办世界杯而与泰国签订天然气协议,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也被卷入事件中。国际足联自1970年便开始合作的赞助商阿迪达斯对此表示痛惜:“这对足球、国际足联和国际足联的合作者都很糟糕。”

  对巴西而言,世界杯正在和人民的生计发生冲突,而对于世界而言,蒙上贪腐阴影的足球已经不再纯粹。这项原本被巴西人视作欢乐之源的运动,如今被民众“据之门外”,现在看来也有了充足的理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震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