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3156865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新闻 > 枣庄人物

艺术人生:赵邦林的葫芦雕刻传奇  

发布日期: 2012-06-07 来源:枣庄大众网 编辑:张岩

       

        

    枣庄大众网9月22日讯(记者 张岩)第一次见到赵邦林是在他一位朋友的工作室,外表平凡的他,衣着朴素,极少言语,身边的工作台上摆放着许多形态各异的葫芦,如果没有朋友的介绍,几乎不会认为他就是名声显赫的葫芦雕刻大师级人物。但是,当他雕刻一个作品,心思随着刀锋逆转的时候,犹如变了一个人,双眸炯炯有神,沉醉在创作意境中,他轻轻抚摸着质地光滑,色泽金黄的作品,显现出一种自身的成就感。

        雕刻人生我抉择

        赵邦林刚参加工作时是绣品公司的一名设计者。这与他当时的愿望正好相符,但在工作了几年后,他总是觉得还有一些未完成的事情在等待他。一种去艺术院校深造的向往不停打动着他,让他难以摆脱。为此已经工作多年的赵邦林毅然辞职,专心复读去了。这一读就是三年。可三年的学习时间并未让他有所提高,于是赵邦林只能放弃上学的机会,苦闷地回到了家乡枣庄。

        生活还要继续,赵邦林把梦想埋在了心底,开始尝试从事一些新鲜的行业,希望能够得到一些不一样的启发。他来到了北京,开始不断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始终未果,但是这一晃就是10年,已经35岁的赵邦林彻底灰了心。“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央电视台上的一则报道忽然引起了他的注意。“刻葫芦是兰州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它是在葫芦上刻上山水风景、人物肖像、植物动物、诗词书法等,涂上松墨而成的精美的传统工艺品。”“兰州葫芦?”赵邦林忽然想起,在自己的家乡枣庄好像也有类似的东西。“是不是自己也能做这样的东西?”凭着多年的手工艺品制作经验和热情,他相信这个行当应该是自己发挥特长的用武之地了。几经辗转,他进入了一家工艺品工作从事设计研究工作。这时候,赵邦林知道自己已经找到了开启心中那片神秘领域的钥匙。

        艺术人生我写意

        虽然,雕刻对赵邦林来说并不陌生,但如何在葫芦上雕刻,对他还是个新课题。首先是原材料葫芦的选材,作为雕刻用的葫芦必须是形状圆润、大小有别、干质易于保存;而这个品种的葫芦在枣庄地区由于水土不佳,并不适合栽种,他就四处奔波。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在周边一个城镇找到了合适的原材料,解决了基础问题。雕刻葫芦的“刀法”轻于金石,重于微雕;技法能上能下,大致与笔雕相同。点、挑、划、拉、刺、勾……轻重有致,力求眼心手配合默契,一气刻成,稍有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一切首先要从选“胚”开始。品相端正、光滑无斑的葫芦为多数雕刻者所钟情,当然,异形的葫芦也会适合特殊构图的需要。摘下来的葫芦经刮皮、醋洗、暴晒,表面颜色近于古董画纸张的土黄色后,“胚子”才算“出炉”了。接下来的就是绘制和着色成品了。

        我的事业我创新

        性格内向的赵邦林,只要一拿上葫芦,他兴奋的感觉能一直支持着他工作十几个小时而毫无疲劳之感。“兰州的葫芦总是给人一种单薄的感觉。如何才能让葫芦立体起来?”赵邦林在雕刻的同时,不断思考着这个问题,于是,他开始尝试着将西方的雕刻工艺用在葫芦雕刻上。沉静下来,他发现,葫芦这种古老而且传统的东西,好像正适合这种来自夕阳的手法,并不是任何题材都能成为雕刻的载体。除了传统的内容,如何创新?都知道作雕刻的葫芦一定要陈年的;被雕刻的事物呢?或许国外的圣经故事不错。赵邦林找到相关的资料开始尝试,没想到市场的反应不错。后来还在朋友的鼓励下,他参加了2005年菏泽旅游品征集大赛,获得了三等奖。

        今年,赵邦林在已有的雕刻基础上潜心钻研,认真学习国内外所有雕刻艺人的雕刻手法,并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去,在各种各样的葫芦上,画刀为笔,葫芦为纸,《水浒》里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圣经故事“大卫的勇士”、“大卫杀死歌利亚”、“耶稣诞生”等各种图案,都被借助葫芦凹凸不平的表面将各种形态各异的图案表现得错落有致、惟妙惟肖,让人叹为观止,在2006年9月11日在“山东省旅游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赵邦林一举夺得金奖。随后又在“山东省第二届民间手工艺大师评选”中获得“大师”称号。

        赵邦林的葫芦雕刻艺术品现在已经远销国内外数十个国家,面对蜂拥而至的订单,他轻轻一笑。他告诉记者:中国的旅游文化博大精深,自己正在搜集资料,要把中国所有的特色旅游文化用手中的雕刻刀刻画出来,让世界上所有人了解中国,向往独具特色的中国民间文化。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