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新闻

比教书育人还是创收盈利网友:教育经不起折腾

2014年02月27日 17:40作者:来源:大众网

近日,鲁南论坛数位网友发帖,声讨我市部分学校出现的各种奇怪现象。

    大众网讯 近日,鲁南论坛数位网友发帖,声讨我市部分学校出现的各种奇怪现象。

  网友“薛城教育监督者”在帖文中称“现在每个小学75%以上的老师都自己在外办理辅导班,去年我和我的朋友们向上级领导反映薛城区教师办理有偿家教的事情了;反映一直未果,现在老师比去年更变本加厉了,都是和家长直接联系,甚至原来带过孩子的老师也和我们联系去她的辅导班上课”。从帖子中不难发现,发帖网友对教师在外办辅导班很抵触,但始终没有办法解决。

  另外还有人抱怨学校里老师遭遇了强迫更换工资卡一事。网友“山亭高中老师代表”发帖称“枣庄市第十八中学会计室个别会计通知各个级部要求全体在中国银行发工资的普通教师(还有一部分教师工资在建设银行发放)重新更换工资卡,强迫我们将原工资卡更换为信用卡(透支卡),并扬言不填表换卡就不发工资。”

鲁南论坛网友发帖截图

  网友“江苏外漂客”则发帖反映某区实验小学数学老师利用正常教学时间办收费奥数班的问题。网友“pingguo2012”回应,质疑学校老师让买的教辅类书籍牵扯教师的经济利益。

  曾几何时,校园被称为最后的净土,教师是人们最尊敬的职业,学校的指导意见是每个家长教育孩子的指南针。不知从何时开始,校园乱象丛生,人们的质疑声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不是重点,“创收”一词暗暗涌上部分办学者心头,无辜的孩子甚至一些教师都成了赚取经济利益的工具。

  曾经我们接受着最朴实的教育,最简单的制度,最直接的表扬与训斥,有一群勤奋严谨、以自树树人为己任的园丁督促我们成长;现在的孩子享受着各种优厚的教育资源,有五花八门的教育方式,有一周五六七种辅导班的充实,还有老师推荐的各种高科技教育工具的辅助。教育究竟前进了多少,又有多少教育成果被少数人的经济利益所蚕食,我们局外人可能永远不会知道。

  教育乱象为何频发?教育是关注度最高的社会命题,教育的失败,是一个地区的失败,一代人的失败,没有人会对教育问题熟视无睹,因为你的孩子也要接受教育。校园仿佛一堵高墙,带着育人的光环,享受家长的信任,却缺少必要的严格的监督。

鲁南论坛网友发帖截图

  校园乱象,最终是乱了孩子。不管是老师遭遇的不公待遇,还是学生的时间、金钱被办学者为经济利益所利用,最终破坏的都是孩子们正常的学习环境。有人说80后、90后是垮掉的一代,我们谁也不希望现在的00后是被教育“乱掉的一代”。

  网友大声疾呼“办好教育不能折腾学校!”不仅学校经不起折腾,老师和学生都伤不起。怎样创造规范和谐的办学环境,怎样创造透明常态的监管机制,怎样让孩子上得起学又上得好学,可能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别瞎折腾。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田田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