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新闻

枣庄出台加快金融改革发展意见(全文)

2014-07-04 16:42:00来源:大众网作者:

到2017年底,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9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以上。具体包括: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大幅提高,力争全市上市公司数量不少于3家,资本市场融资总额达到120亿元;金融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力争全市各类金融机构达到70家以上,形成银行、证券、保险、基金、金融租赁及各类金融中介机构全面发展的格局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金融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各大企业:

  为推动全市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金融对建设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的支撑保障作用,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13〕17号),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全市金融改革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1.到2017年底,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9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以上。具体包括: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大幅提高,力争全市上市公司数量不少于3家,资本市场融资总额达到120亿元;金融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力争全市各类金融机构达到70家以上,形成银行、证券、保险、基金、金融租赁及各类金融中介机构全面发展的格局;金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社会信用体系、金融稳定与风险处置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形成有效的金融监管、金融风险监测和防控机制,确保金融运行稳健,金融生态环境和谐。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工业转型振兴、高端服务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三农”工作的有效融合,尽快形成组织体系健全、市场体系完善、综合服务能力较强、金融生态环境优良的现代金融体系,努力将我市打造成辐射鲁西南和苏皖北地区的重要区域性金融中心。

  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2.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充分发挥信贷市场融资主渠道作用,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向上争取信贷政策和贷款审批权限,不断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制定全市西部经济隆起带项目和城市转型支持项目目录及指引,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提供依据条件。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政银企对接活动,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下沉”服务,加大对重点企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实施银企对接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季度通报制度,提高项目贷款资金到位率。改进和完善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加强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结果运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市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到2017年底,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400亿元。

  3.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力度。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开发,推进“助保贷”等业务开展,创新开展产业集群融资和供应链融资等业务。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抵(质)押物范围,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土地使用权封闭贷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新型抵(质)押贷款工作开展。力争创新型贷款余额年均增长20%以上。

  4.积极争取政策性项目贷款。加强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合作。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中长期贷款,探索开展“债贷结合”业务试点,为棚户区改造、大型项目建设等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强同农业发展银行合作,立足我市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重点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信贷项目;积极争取进出口银行在支持装备制造业、文化产业等领域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到2017年底,利用政策性贷款150亿元以上。

  三、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

  5.全力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全面梳理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建立完善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进一步加大企业上市辅导力度。落实上市扶持政策,按照《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企业上市的意见》(枣政发〔2012〕35号)对上市企业进行补助,补助资金根据上市进程分阶段兑现。

  6.支持企业到场外市场挂牌融资。加强宣传引导,搞好分类指导,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等场外交易市场挂牌融资。对挂牌企业的扶持政策执行枣政发〔2012〕35号文件,补助资金根据挂牌进程分阶段兑现。到2017年底,全市场外市场挂牌企业不少于50家。

  7.支持企业进行债券融资。引导市内大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鼓励以区(市)为单位发行中小企业区域集优票据,支持中小企业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稳步发行城投债,推动市政债发行试点工作。

  8.发展各类投资基金。积极引进实力较强的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支持我市煤化工、新型建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和新能源、新医药、新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

  9.探索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选择符合政策导向的信贷资产作为基础资产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在证券化的基础上,将有效信贷向“三农”、中小微企业、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倾斜。

  四、推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10.完善保险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积极推广农机保险、农房保险、小额人身保险等涉农保险,引导保险机构加大保险产品开发力度,推广大棚蔬菜、马铃薯保险,发挥保险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围绕促进旅游业发展,开展旅游保险;大力发展健康保险,扎实做好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大病医保,尽快启动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到2017年底,全市保险密度达到1800元/人,保险深度达到3.5%。积极向上争取保险资金,投向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及环保等领域,为重点项目建设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马震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