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新闻

朋友圈盛传因服用尼美舒利患儿死亡 医院辟谣

2014-08-05 16:50:00来源:大众网作者:孙姝华

近日,微信朋友圈疯传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宝爸宝妈们的关注,“市中医院儿科王晓燕主任真心的呼吁:小孩发热不要用尼美舒利颗粒退热治疗,商品名瑞芝清,工作以来已经遇见五例这样的病人,四个抢救无效死亡,昨夜又一个小天使离开……”此消息一经传播,宝爸宝妈们很是担忧。5日,记者联系到了枣庄市中医院儿科门诊,经证实,该医院儿科门诊并没有名叫王晓燕的主任,微信里流传的因尼美舒利导致死亡极端案例的传言并不属实。

市民转发的信息截图

  大众网枣庄8月5日讯(记者 孙姝华)近日,微信朋友圈疯传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宝爸宝妈们的关注,“市中医院儿科王晓燕主任真心的呼吁:小孩发热不要用尼美舒利颗粒退热治疗,商品名瑞芝清,工作以来已经遇见五例这样的病人,四个抢救无效死亡,昨夜又一个小天使离开……”此消息一经传播,宝爸宝妈们很是担忧。5日,记者联系到了枣庄市中医院儿科门诊,经证实,该医院儿科门诊并没有名叫“王晓燕”的主任,微信里流传的因尼美舒利导致死亡极端案例的传言并不属实。

  近日,市民柏先生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条消息,一经转发之后,立刻引起了众多宝爸宝妈们的注意。

  这则消息是这样写的,“市中医院儿科王晓燕主任真心的呼吁:小孩发热不要用尼美舒利颗粒退热治疗,商品名瑞芝清,工作以来已经遇见五例这样的病人,四个抢救无效死亡,昨夜又一个小天使离开……,希望告诉有宝宝的朋友们,此药已经禁止十二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再不要到药店或是私人诊所随意用药,看到的都转发吧!”

  有宝宝们的家长看到这则消息后纷纷转发,希望给有宝宝的家长提个醒。5日,记者致电枣庄市中医院了解到,枣庄市中医院儿科并没有一名名叫王晓燕的主任。“我们科室没有名叫王晓燕的主任,这条转发的信息也是不符实的。”枣庄市中医院儿科的一名工作人员说,“我们科室也没有诊断过因为服用尼美舒利颗粒而出现死亡的病例,但是,尼美舒利颗粒的副作用比较大,12岁以下的儿童最好还是不要服用。”

  据了解,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曾发布报告称,尼美舒利在用于儿童镇痛发热的治疗上曾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事件,因此,关于尼美舒利退烧药等小儿感冒药的使用应该引起广大家长的注意,并且,早在2011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通知,修改了尼美舒利药品说明书,禁止尼美舒利用于12岁以下儿童。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这则消息有很多的版本,在南京、大庆、广州等地也被广泛流传,但是,均被证实为谣言。这则信息有的结尾是“转自儿童医院ICU医生”,有的是“转自协和医院ICU医生”,还有的是“市中医院儿科主任王晓燕……”

  “不仅仅是尼美舒利颗粒,小儿感冒任何用药都要遵医嘱,广大家长还是应该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小儿感冒后不要随意用药。”一儿科医生提醒道。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田田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