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自修校舍捐资助学 陆繁伟坚守山村学校20年
2014-09-11 10:46:00来源:枣庄新闻网
25个春夏秋冬、翻越208座山头、2400次家访、46本教学日记、82000元捐款,陆繁伟怀着对教师这份崇高职业的热爱,为贫穷的山沟沟里的孩子们营造了知识的温房。办学条件较差、教师队伍老化、学生流失较多、留守儿童管理困难等问题,往往是山区农村教育的真实写照。 陆繁伟为根雕兴趣小组的同学细心讲解 25个春夏秋冬、翻越208座山头、2400次家访、46本教学日记、82000元捐款,陆繁伟怀着对教师这份崇高职业的热爱,为贫穷的山沟沟里的孩子们营造了知识的温房。他如同大山中闪亮的星,为山区学子点亮求学之路。近日,在“2014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中,陆繁伟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也是我市唯一一位获奖者。 办学条件较差、教师队伍老化、学生流失较多、留守儿童管理困难等问题,往往是山区农村教育的真实写照。在大山深处的山亭区徐庄镇,亦不例外。然而,在这里,却有这样一位小学校长,他25年如一日,用踏踏实实的行动,一步步破解着这一道道教育难题——自己动手建教学楼、维修校舍;以自己的热情感动退休教授到学校培训师资;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快乐成长,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关爱留守儿童,让外出务工的父母和留守在家的老人都放心…… 1988年,陆繁伟因身体原因无缘高考。求学梦破碎了,他却有了一个更强烈的愿望:在本村当一名民办教师,尽自已所能让山区孩子都能读上书,并能读好书。1989年他以民办教师身份考入枣庄师范学校,为了给自己充电,他自学进修了专科、本科,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2000年,在宋庄小学执教期间,陆繁伟班上的38名学生中有35人考入全区重点中学。这一消息在山区引起了巨大轰动。 在崔虎峪村小学任教时,有一天,他正在上课,狂风大作,突降大暴雨。校园里的一棵大树,瞬间砸在了头顶上的三间石墙瓦房上,雨水顺着漏处灌了下来。“晴天太阳晒,雨天雨水淋。”陆繁伟回忆说,师生们只能这样凑合着上课。事后,他多次找村里,但由于没钱修只好作罢。陆繁伟回家和家人商量,把准备结婚的新房腾了出来,给孩子们上课,解了燃眉之急。 2009年,陆繁伟来到枣庄共青希望学校担任校长。当时,校园破旧不堪、杂草丛生,教学楼漏雨,教学质量下滑,大量学生流失。陆繁伟首先从改变教学楼做起。他带领教师用水泥修补楼顶,但无济于事。见到有开着机动车到村里专修楼顶的外地工匠,陆繁伟赶紧把人家请来,然而,工匠开出了15000元的预算费用。“不堪重负”的陆繁伟,只好退走了工匠。随后,他偷偷学习熬制原料的工艺,并了解工匠从何处进货。为节约成本,陆繁伟带领着教职工干了起来。他自己从事最重也是最危险的提升防水胶任务。一次,站在楼顶边缘提升防水胶时,陆繁伟一不小心从楼顶掉了下去,伤及肝部,胆囊破裂。 为了省钱,陆繁伟到一家私人诊所摘除胆囊、修复肝脏。“由于医疗条件较差,他连续多天昏迷不醒,差点丢了性命。后经转院治疗,1个多月后才转危为安。”说起这些,陆繁伟的妻子李秀英至今心有余悸。 徐庄镇作为沂蒙山区的贫困乡镇,留守儿童多。为了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陆繁伟充分发挥镇驻地学校的作用,探索出一条建设乡村少年宫、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管理的新路子——以枣庄共青希望学校为依托,创建徐庄镇乡村少年宫,对全镇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管理。 针对农村山石土木随处都是的实际,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动学生到山上找奇石、挖树根,举办自己的兴趣小组。在组建根雕、奇石、彩泥小组的同时,学校还组织了许多诸如“红领巾小社团”、“规划小社团”、“科技小社团”等等。 陆繁伟依托本校条件,建起了一所功能比较齐全的少年宫,开设了电子琴、书法、二胡、笛子、象棋、手工制作、国画和舞蹈等功能室,每个兴趣小组都设有单独的活动室或活动场地,并在全镇优秀教师中招募了22名辅导员,当少年宫志愿者。 现在,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全镇留守儿童纷纷来到共青希望学校乡村少年宫,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或唱歌、绘画,或下棋、打球,并通过QQ视频与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对话。 寒暑沧桑,几度风雨。陆繁伟矢志不移描绘春蚕情愫,满腔热忱诠释红烛意义。他尽自己的所能,倾自己的心血,为农村的孩子照亮了一片光明前程,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http://epaper.632news.com/zzwb/html/2014-09/11/content_29548.htm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田田 热点图片>更多<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