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2014年枣庄卫生十大新闻公布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入选近日,枣庄市卫生局根据过去一年来全市卫生重点工作,梳理甄选出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社会影响深远、群众广泛关注的2014年度枣庄卫生十大新闻。枣庄卫生十大新闻见证2014年全市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大众网枣庄2月13日讯(记者 孟令洋 通讯员 李可)近日,枣庄市卫生局根据过去一年来全市卫生重点工作,梳理甄选出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社会影响深远、群众广泛关注的2014年度枣庄卫生十大新闻。枣庄卫生十大新闻见证2014年全市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2014年度枣庄卫生十大新闻分别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心系民生普惠群众;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挂牌开诊;卫生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持续推进;千医义诊、签约服务方便群众就医;公共卫生服务惠及广大群众;打击非法行医取得显著成效;“素质提升月”活动效果明显;卫生新闻宣传工作实现全平台实时播报;“思源救护”助力我市院前急救。 在枣庄卫生十大新闻中,社会普遍关注的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情况。为促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枣庄市印发了《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正式启动滕州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薛城区实施了13个临床路径、10个限价病种,既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执业风险,又有效降低了次均费用。 2014年5月7日启动的全市“仁心为民 千医义诊”活动让普通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医疗服务实惠。2014年全年,枣庄市卫生局先后组织2000余名医学专家下基层、进乡村,开展义诊47611人次,提供针灸、推拿治疗2090人次,减免患者费用111.8万余元;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全面推开,使我市百万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家庭医生服务,转变了乡村医生服务模式,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各项医改工作在农村的落实。 附:2014年度枣庄卫生十大新闻 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心系民生普惠群众 在认真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全市卫生系统以保障和增进群众健康权益为出发点,在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展了医疗门诊“三增一禁”便民正风行动,有效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与医疗秩序,切实解决了基层群众看病不方便、医院工作人员带熟人插队等问题,确保了患者公平、便捷就医。 二、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挂牌开诊 10月20日,全国重点地市级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和国家首批1000亿拉动内需建设项目-枣庄市中医医院迁建工程竣工启用,并挂牌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暨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正式开诊,结束了枣庄市没有部属高校直属医院的历史,我市及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百姓将享受到国家级医疗卫生服务。 三、卫生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枣庄市立医院新城分院、峄城区中医院新院正式开诊,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麻风新村一期与市立二院精神科病房楼、老年康复中心改造项目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市立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市妇保院新院建设进展顺利,医疗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卫生服务条件明显改善。 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持续推进 印发了《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正式启动滕州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薛城区实施了13个临床路径、10个限价病种,既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执业风险,又有效降低了次均费用。 五、千医义诊、签约服务方便群众就医 年内先后组织2000余名医学专家下基层、进乡村,开展义诊47611人次,提供针灸、推拿治疗2090人次,减免患者费用111.8万余元;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全面推开,使我市百万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家庭医生服务,转变了乡村医生服务模式,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各项医改工作在农村的落实。 六、公共卫生服务惠及广大群众 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为依托,创新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康复服务和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模式,获批为省内唯一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示范区。占地500余平方米,集健康知识教育、操作演示、仪器展示、知识咨询、资料查询于一体的我市首家健康教育基地启用,将进一步提高公民健康素养。 七、打击非法行医取得显著成效 启动了全市打击非法行医宣传周活动,卫生、计生、公安、药监、武警等部门密切配合,相继开展了一系列联合执法行动,对“城中村”、开发区及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无证“黑诊所”、未取得行医资格的“游医”、“假医”、“医托”进行了集中清理,进一步规范了医疗市场秩序,全市无证率均低于5%,在省内排名居于前列。 八、“素质提升月”活动效果明显 在为期1个月的全市卫生系统素质提升暨中医适宜技术推进月活动中,广泛深入开展了护理、药师、妇幼健康及基本药物合理应用知识等技能竞赛,评选表彰了枣庄市中医名科和名中医、中医药服务明星、优秀基层中医,弘扬了中医国粹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提升了全市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素质。 九、卫生新闻宣传工作实现全平台实时播报 在继续与报社、电台、电视台保持良好合作的基础上,积极适应新闻宣传新形势,及时更新维护门户网站与“健康枣庄”官方微博,创建“健康枣庄”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在发布热点卫生资讯,传播科学防病治病知识,倡树良好的卫生行为规范,提升公众健康水平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十、“思源救护”助力我市院前急救 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主管、民建中央发起并负责日常管理的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通过“思源救护”项目筹资100余万元,购置10辆医疗救护车无偿捐赠给我市,用于改善农村地区百姓就医条件和提高急诊急救能力,着力为广大群众提供及时、快捷、高效的医疗救助服务。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马震 热点图片>更多<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