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滕州正在慢慢远去的声音:磨剪子来抢菜刀(图)
2015-04-10 14:06:00来源:滕州在线
提起“磨剪子来抢菜刀”,很多年轻人会感到陌生,而这一句吆喝声却是几辈人曾经的共同记忆,也是众多走街串巷的老手艺人的一个时代印记。“磨剪子来抢菜刀……”伴随着摩托车的声音,马士军一声声沙哑的嗓音远远地飘过来,穿过市场周边商贩的嘈杂。 提起“磨剪子来抢菜刀”,很多年轻人会感到陌生,而这一句吆喝声却是几辈人曾经的共同记忆,也是众多走街串巷的老手艺人的一个时代印记。 如今,我们已很少再见到这些老手艺人在街头出现。但是,家住我市龙泉街道孙堂居的马士军,却是这样一个老手艺人,他用自己的努力让祖辈的百年手艺在现代社会中散发着更加夺目的光彩。 从业二十年,三代人都是磨刀匠 3月23日下午4时许,在真爱商城北门处,一辆装着工具箱的摩托车从远处驶来。“磨剪子来抢菜刀……”伴随着摩托车的声音,马士军一声声沙哑的嗓音远远地飘过来,穿过市场周边商贩的嘈杂。 找了一处角落,马士军将车停下,一辆三摩托车、一条长凳,加上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人,组成了一幅20年没“褪色”的磨剪子抢菜刀图。这个暂时安静的角落正是马士军“马记抢磨”的摊位。 今年38岁的马士军,从事抢磨工作已经二十年了,谈起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辛苦又不赚钱”的行业,马士军笑着说,他的祖祖辈辈都是干这个的,到他这一辈,自然不能让这门手艺失传了。原来,马士军的祖辈世代以打铁为生,因为铁具用长了生锈且不再锋利,便渐渐开始了钻研抢磨的技艺,到他爷爷那一辈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且精湛的抢磨记忆,至今已传承了三代。 马士军自18岁起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抢磨技艺,刚开始,年轻气盛的马士军几乎看不上这个行当,他认为,不就是要把几把破刀磨锋利,有什么好学的。可是,他却始终磨抢不出一把锋利的刀来,为此,他没少受到父亲的严厉管教,一度要放弃这门手艺。 然而,无数个夜里,抢磨的声音在他脑海里总是挥之不去。“难道让家里传承了百年的技艺在我这里失传?”马士军经常问自己。看着眼前的一堆刀,马士军下定决心,要做就做最好的磨刀匠…… 练得一身“见刀识人”的本领 “磨剪子抢菜刀……”摩托车上小喇叭一播放,摊铺周围的许多居民和商户,纷纷从家里拿来了剪子和菜刀,因为他们知道“马师傅又来了”。 “老马,上次你帮我磨的那把剪子太好用了,这把一定也要磨好了。”“马师傅,这把剪刀你看看还能磨出来吗?这把剪刀俺用了十多年了,很顺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看得出,他们对马士军既熟悉又信任。而在马士军这里,几乎没有“不”字,无论再旧、再难磨的剪刀或菜刀,只要材质好,他都会接过来。 在接过顾客所要抢磨的菜刀时,马士军并没有急于抢磨,而是将这些早已失去光泽的菜刀拿在手中仔细观察了起来,随后才拿起工具开始工作。原来,马士军之所以观察这么长时间,是因为他要给菜刀“下药方”。“就像医生一样,接到病人得先诊断得了什么病,才能给病人治疗,干我们这行的也一样,每一把刀对我来说也是一个‘病人’。”马士军停下手中的工作解释道。 马士军干了20多年的磨剪子抢菜刀的工作,练就了一身“见刀识人”的本领。他单看刀体,能准确判断出使用者平时的使用习惯,是左手还是右手握刀,切菜用的什么砧板,切菜用的什么手法,用刀时一般用多大力度,这把刀‘服役’多少年了……而掌握了这些“数据”,他基本能判断出用刀者的性格,十分了得。 “其实‘见刀识人’有点夸张了,我的本意也是根据刀的具体情况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打磨手法,把每一把刀打造成独一无二的。其实说白了就为了两字——好用!”马士军略显腼腆地说道。而这是马士军凭借经验,独创的一门手法,他的祖辈甚至都无法做到。 人和刀一样,都要时常“磨一磨” 时间给予了马士军最好的回报,在这二十年里,面对着一批又一批的回头客来找他磨剪子抢刀,从家庭主妇到厨师,从裁缝到园丁,马士军自己建立的“马记抢磨”已经在顾客心中烙下了“好用”“耐用”的印记。“认识他七八年了,家里的剪子啊、刀啊,都是找他磨,好用而且价格实惠。”一位来找马士军磨剪子的老顾客孙磊说道。的确,磨一把刀4元,一把剪子5元,但讲究慢工出细活的马士军,至少要用20分钟才能磨出一把让他满意的刀,“追求完美”让他一天最多磨二十把刀。 但面对着一群忠实度如此高的顾客群体,马士军笑着说:“人的追求不一样,我既然选择干这个,并不是希望靠它来赚大钱。顾客交给我的不只是刀,还是对我的信任。就比如,经常有酒店的厨师长告诉我,喜欢我磨出来的刀,我就十分满足和高兴。” 然而,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日益增强,传统的手艺活因其工作效率的低下而逐渐被人们所抛弃,这样的冲击同样也在抢磨技艺上得到了体现。马士军说,在父亲早些年的抢磨生意中,走街串巷是“接活”的最主要的方式,面向的顾客群体以家庭为主。而到了他们这一辈传承者手中,很多家庭都不会找专业的抢磨手艺人打磨家中的刀具,“磨一次剪刀4块钱,而买一把新的也花费不了多少钱。”
对于这种情况,马士军说,现在市场上的刀具质量参差不齐,一把好的刀具必须是用好的材质加上精细的打磨才能够好用并且耐用,而抢磨技艺得以传承的百年的诀窍就在于这一点。眼下,马士军早已开始思考自己的发展道路,并把顾客群体锁定在商场、饭店等对刀具要求较高的地方。对于未来的计划,马士军说:“下一步想开一个门头,因为现在的人都习惯于认店面,选一个地方安置下来,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祖辈传下来的抢磨手艺。其实人和刀一样,都需要时常拉出来‘磨一磨’!”(记者 张序岩)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马震 ![]() 热点图片>更多<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