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新闻

2015中非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洽谈会在枣举行

2015-04-20 10:04:00来源:枣庄日报作者:赵充

4月17日,由枣庄市人民政府、中国非洲经贸投资促进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非减贫与发展基金联合主办的--2015中非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洽谈会暨中非国际博览城项目签约仪式在枣庄会展中心举行。

  本报讯 4月17日,由枣庄市人民政府、中国非洲经贸投资促进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非减贫与发展基金联合主办的--2015中非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洽谈会暨中非国际博览城项目签约仪式在枣庄会展中心举行。

  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会长吉佩定,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王治国,非洲驻华使团团长、马达加斯加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维克托·希科尼纳,非洲驻华使团分团长、乌干达共和国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瓦吉多索及夫人,非洲驻华使团分团长、莫桑比克共和国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安东尼奥·伊纳西奥,津巴布韦共和国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保罗·奇卡瓦,塞内加尔共和国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阿卜杜拉耶·法勒,几内亚共和国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索·依帕依马·索雷及夫人,莫桑比克共和国驻中国公使埃斯科莫桑比,津巴布韦共和国驻中国经济参赞麦克斯威尔·古渡,中国非洲经贸投资促进会执行会长秦金玮,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非减贫与发展基金主任黄兆锦;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邵军,副市长张兵,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朱国伟,市政府党组成员、市财政局局长尹克同出席。

  李峰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我市的基本情况。他说,枣庄是一座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历史古城,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正义之城,是一座具有优良生态环境的山水绿城,是一座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转型新城。在转型发展中,我们着力打造并形成了交通区位、产业转型、园区发展、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推动经济社会迈上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李峰说,近年来,中非合作不断深化,枣庄与非洲的经贸交流也在迅速发展。埃新斯(枣庄)新气体、莫桑比克兴岳国际矿业、苏丹高德旺钢厂等都是双方友好合作的结晶,枣庄生产的汽车轮胎、蓄电池、纺织品、服装等产品倍受非洲人民的青睐。从1968年开始,枣庄先后派出10批45人次医疗队援助坦桑尼亚,与当地居民结下了深厚情谊。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枣庄与非洲的经贸人员交往更加密切,为双方合作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李峰说,本次贸易洽谈会旨在引导更多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展进出口贸易,既为深化中非经贸合作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也为各位嘉宾走进枣庄、了解枣庄、投资枣庄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今天,中非国际博览城项目落户枣庄,将为我市的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必将掀开枣庄与非洲经贸合作新的篇章。我们坚信,通过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把中非国际博览城打造成为中非文化交流基地、跨境电子商务基地和中非友好合作的典范,推动双方深入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在新的起点上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会上,王邵军、秦金玮及非洲六国驻华大使等分别代表有关各方,就中非国际博览城项目、出口1000万吨水泥熟料及其他建材、入驻中非国际博览城等合作协议进行了签约;对中国自由贸易商协会联盟枣庄分会举行了授牌;张兵、非洲六国驻华大使分别介绍了枣庄、非洲六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并就相关项目进行了推介。

  据了解,落户枣庄的中非国际博览城项目,规划占地2000余亩,预计总投资约60多亿人民币,是集展览、会议、购物、观光、旅游、金融、贸易、投资、跨境电商、国际物流、健康教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交流服务中心,将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国际华文媒体、非洲驻华机构、中非贸易及文化服务机构、知名企业入驻,打造中非经贸总部基地、属于枣庄的城市名片。

  16日至18日,来枣参会的有关非洲国家驻华使节参观考察了中非国际博览城、沃丰水泥等项目。会前,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峰与他们进行了会见,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李敦奉参加。

    http://epaper.632news.com/zzrb/html/2015-04/20/content_41811.htm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田田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