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3156865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时政1

张术平率团参加(香港)山东周活动  

发布日期: 2012-07-18 来源: 编辑:枣庄大众

           大众网枣庄7月16日讯  近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率领由各区(市)、枣庄高新区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枣庄代表团,赴香港参加“2012(香港)山东周”活动,开展有关招商引资及经贸洽谈。副市长张兵、市政府秘书长朱国伟参加洽谈签约和招商活动。在港期间,我市代表团共签约利用外资项目23个,签约总投资额19.5亿美元,利用外资12.8亿美元;其中,签订项目合同16个,总投资10.8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6.12亿美元;签订协议7个,总投资8.7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6.7亿美元。
        7月11日下午,2012香港山东周·鲁港经贸合作洽谈会暨重大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香港君悦酒店隆重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俊华等出席开幕式。张术平率枣庄代表团出席,副市长张兵、市政府秘书长朱国伟等参加了当天的活动。仪式上,枣矿集团与韩国SK大德研究院、滕州市与香港威智控股有限公司、市中区与伦达(香港)国际有限公司、枣庄高新区与香港华润集团分别签署了项目合同和协议。签约仪式结束后,张术平出席了2012鲁港经贸合作高层圆桌会议。
        7月12日上午,我市代表团在香港君悦酒店举行了2012山东枣庄(香港)经贸洽谈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全国人大香港地区召集人、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招商局集团常务董事袁武太平绅士,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副会长兼总裁冯洪章、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兼中国内地事务委员会主席徐炳光,韩国SK大德研究院院长金东燮、韩国OCI集团副社长金载信,华润集团助理总经理、华润燃气集团总经理石善博,香港中油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许铁良,香港贸发局山东代表匡春晖,兰桂坊控股公司执行董事许豪伟,香港美国商会中国事务经理林东标等160多名嘉宾出席了洽谈会。
        在签约仪式上,张术平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辞,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枣庄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张术平在致辞中指出,枣庄是一座山水之城、文化之城、转型之城,在枣庄投资发展具有六个方面的机遇和优势,一是国家转型政策扶持,二是推动工业转型振兴,三是文化产业持续繁荣,四是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五是推进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六是重大基础建设顺利推进。衷心希望香港、枣庄两地的企业家进一步加强联系,推进优势对接,实现合作共赢;诚挚邀请香港各界朋友来枣庄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副市长张兵就我市的产业规划、投资环境、优惠政策作了说明,就新城商务中心、鲁南铁水联运物流园、市南工业区和转型示范园、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枣庄高新区B型保税区物流园等带动性强、关联度大的十大产业招商项目作了重点推介。
        在港招商考察期间,张术平一行先后拜访了香港山东商会、中华煤气易高环保投资公司、香港首长宝佳集团、香港中旅集团、香港联合集团、光大国际有限公司、香港华润集团、香港森信集团、中油燃气集团等大企业集团,重点推介了我市鲁南铁水物流园区、SK研发中心、水泥产业整合、工业机器人高速数控组合机床等项目,并与香港华润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拟在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农副产品深加工、商贸物流、生物医药以及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开展互信合作。期间,市中区、枣庄高新区还分别在深圳举行了招商推介会,签订了一批投资项目合同和协议。
        7月13日晚,张术平在香港君悦酒店主持召开工作调度会。指出,此次香港招商活动,组织得非常圆满,安排得非常紧凑,签订了一批项目,推进了一批项目,储备了一批项目,达到了预期目的。这次招商活动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就是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着很多机遇,仍然可以大有作为。对这次与香港客商接触洽谈的项目、签订的合同、承诺的事情,回去后有关部门要搞好督导,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通过认真兑现承诺,高效推进落实,赢得客商的信任,深化双方的合作。各区(市)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严格对招商工作的考核检查,优化招商大环境。要认清当前形势和存在的工作差距,高度重视招商,始终关注招商,充实招商力量,加强工作考核和政策兑现。各级招商部门要一手抓面上的调度、检查、衔接、督促,一手抓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招商专业化水平,努力实现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更大突破。(马园亮)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