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滕州市推行民事代办制度:您的事,我来办
2014-10-11 09:49:00来源:枣庄新闻网
鲍沟镇推行集中代办“联心日”活动,把每月的最后一个周五定为“联心日”,让包村干部和代办员集中征求代办事项,反馈代办结果。今年上半年以来,滕州市通过推行民事代办制度,各村代办员一次性办结群众事项5630件,集中解决长期积累的难事740件。 李启顺 赵聪 “秦大爷,您把证件给我吧,我三天内给您办好。”滕州市级索镇组织科副科长吕亚军周末回家,还要带上“家庭作业”——作为民事代办员,为村民代办服务事项。秦大爷的女儿、女婿在上海打工,近期不能回家,企业里对农民工实行独生子女户优惠政策,需要提供独生子女证,而秦大爷不知道怎么办,吕亚军主动接过秦大爷提供的证件,两天后将办好的证件交到了秦大爷手中。 这是滕州市推行民事代办制度的一个缩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滕州市委组织部多渠道征求群众意见,打造为民服务的新平台,推行民事代办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村村都有民事代办员 在推行民事代办制度之前,滕州市21个镇街就已建设了标准较高的民生事务服务大厅,大厅内每天人流如织,群众你来我往办理各种事项。 “老百姓的需求各种各样,特别是村章镇管以来,我们光盖章一项每天就多达六七十次。”羊庄镇民事服务大厅办事员小李在镇党委征求意见会议上说。“无论你交代的再清楚,他们下次来时总是有带不齐的证件,办事流程也不清楚,一来二去,给他们造成许多麻烦,但我们还是要按照制度办事,证件不齐,我们也不能办,看着都替他们着急。” 要有一支专门的队伍,帮助老百姓办事,这支队伍要有责任心,要熟悉办事流程,还要经常在镇村之间来往。羊庄镇根据这几个条件,圈定了民事代办员的范围:包村干部、在各村居住的镇机关干部、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在有上述人员的47个村,明确了兼职代办员,其他42个村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兼任代办员。 木石镇只有42个村,居住相对集中,且镇驻地企业多,村里的无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大多白天在镇驻地企业上班,晚上回家,镇党委在这部分人群中选了19名民事代办员。 梁超是木石镇桥口村的民事代办员。“我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以前也想为身边的百姓做点事,但不知道干什么,现在好了,服务大厅的同志都认识我了,镇里的各个站所没有我不知道的,为百姓办点事我们也很充实、很快乐。” 家事农事民事都给办 “我们镇今年力推民事轮值代办制度,让每个村每天都有人值班,老百姓的事有人接,这不是搞形式,就是要解决‘铁将军’把门的问题,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西岗镇党委书记马峰告诉记者。 西岗镇明确了轮值代办的“十大事项”:民政优抚、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农技服务、政策宣传、法律咨询、文化生活、矛盾调处、户口迁移、红白事代管等,实现了代办服务“四个不出村”,即:一般农事不出村、经常性文体活动不出村、一般矛盾调解不出村、无需本人出面的一般性事项办理不出村。 级索镇除了代办民事,还对百姓的农事、家事实行托管,“两托管一代办”制度把涉及农事的20项服务、涉及家事的9项服务全部纳入服务范围。姚庄、北杨楼、龙庄等10个村今年年底有望实现“民事、农事、家事”全方位代办。 方便了群众 提高了效率 “最直接的效果是方便了百姓办事,不再让群众跑冤枉路了,代办员来镇里办事,服务大厅的办事效率也有了大幅度提升。”级索镇党委书记张铁耀说。 为保证民事代办制度产生良好效果,滕州市充分挖掘各镇街好做法,立足实际,形成了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东郭镇开通“民意直通车”,在村里设立“一站式”便民服务站,一周一通车,联点成面,让偏远山区群众每周都能见到代办员,重点解决偏远地区群众办事难的问题。 龙阳镇成立了代办员反映事项督办室,对从群众中收集到的不易办理事项,明确专人汇总梳理、书记签批、销号办结、集中反馈,确保了事事有结果,件件有落实。 鲍沟镇推行集中代办“联心日”活动,把每月的最后一个周五定为“联心日”,让包村干部和代办员集中征求代办事项,反馈代办结果。 西岗镇推行代办员考核奖惩制度,每半年通过与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座谈测评的办法,对村级代办事项实行绩效考核,年终对代办事项办理规范、群众满意度高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执行不好、群众意见较大的取消评先树优资格。 今年上半年以来,滕州市通过推行民事代办制度,各村代办员一次性办结群众事项5630件,集中解决长期积累的难事740件。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在枣庄市上半年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滕州市得到了86.88分的好成绩,比去年底提高8.2分。 http://epaper.632news.com/zzrb/html/2014-10/11/content_30818.htm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田田 热点图片>更多<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