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中国第三大史前古城
2014年02月25日 11:42作者: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新津县新平镇宝墩古城经过近20年的考古挖掘,一座距今4500年的古城清晰展现在人们面前,它将成都(@微博)的历史往前推进1000余年,带到了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宝墩古城的出现,有力证实了成都(@微博)也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一元,进而说明长江流域文明起源的多样性。
新津县新平镇宝墩古城经过近20年的考古挖掘,一座距今4500年的古城清晰展现在人们面前,它将成都(@微博)的历史往前推进1000余年,带到了遥远的新石器时代。 有着山水卫星城之称的新津县,拥有长秋山、牧马山两道天然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达29.92%,境内五河汇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近10%。4500年前,一支部落迁徙到成都(@微博)平原,他们选择了宝墩村,并在这里留下了文明的痕迹,从此也孕育了成都(@微博)文明的火种。 土埂子竟是古城墙 在新津(微博)县城西北五千米处,新平镇宝墩村坐落于此。这里地形奇特,一马平川的绿野之上,耸立起一圈像龙脊一样不规则的黄土埂子。埂内阡陌纵横,沟渠交错,在沟的底部和两侧,时常会发现砖瓦器物。 “听爷爷说,他小时候这些黄土埂子便存在了,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当地居民说,人们并未对这些土埂子产生兴趣。直到1996年,一支由中日学者组成的考古队首次对宝墩村进行了考古挖掘,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发现那些不规则的黄土埂子其实是一座距今约4500年的宝墩古城墙,并测定古城面积约60万平方米。 2009年,当考古学家再次踏上宝墩古城遗址时,有了更大的发现。原来,十多年前发现的仅仅是宝墩古城的内城。“整个宝墩古城呈不规则的圆角长方形,长约2000米、宽约1500米、周长近6200米,面积达到276万平方米,相当于386个足球场大小。”新津县文管所相关负责人说,宝墩古城规模仅次于浙江余杭良渚古城与山西襄汾陶寺古城,是中国第三大史前古城。 宝墩人曾扎根800年 受“中原中心说”的束缚,此前历史学家一直认为,黄河流域是文明起源的中心,直至发现宝墩古城遗址。“宝墩古城是目前我们能接触到的关于成都(@微博)平原文明起源的最古老章节,同时它也是中华文明版图灿烂的一章,对探索长江上游地区的文明起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国西南考古起步较晚,此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十分稀少。“宝墩古城的出现,有力证实了成都(@微博)也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一元,进而说明长江流域文明起源的多样性。” 在同一时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古埃及,国家和青铜已经出现,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也发现了铜。“宝墩人的文明历程远远落在了后面。令人吃惊的是,考古发掘显示,宝墩人在成都(@微博)平原上的800年,并没有明显的进步,有的只是周而复始的迁徙。”新津县文管所相关负责人说。 宝墩古城遗址是继广汉(微博)三星堆藏坑之后,四川地区又一重要考古发现,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排名第三,该遗址已于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蜀文化的萌芽 “根据遗址发现的陶器、城墙、大房子等判断,成都(@微博)平原史前古城群明显是独立的考古学文化,又以宝墩古城面积最大、最为典型,由此命名为宝墩文化。”新津县文管所相关负责人说。“以宝墩遗址为代表的史前城址群在成都(@微博)平原的出现,是蜀地在农业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变革的结果,是政治变革引起的战争加剧的反映。”历史学家认为,宝墩人是出于保卫政权和宗教组织的军事防御需要,修筑了高大城垣和巨大壕沟,而这正是萌芽阶段的城市。 宝墩文化的发现完善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脉络:以成都(@微博)平原史前城址群为代表的宝墩文化(公元前2700—公元前1800年);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公元前1800—公元前1200年);以成都(@微博)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公元前1200—公元前500年);以成都(@微博)商业街船棺、独木棺墓葬为代表战国青铜文化(公元前500—公元前316年)。此后秦灭巴蜀,辉煌壮美的古蜀文明最后融入汉文化圈,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张敏 热点图片>更多<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