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教师医生易出现工作枯竭

    2013-09-10 09:01:00作者: 来源:

作枯竭(jobburnout)这个词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服务业中,并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专家Maslach针对工作枯竭做过系列的研究。

原标题:教师医生易出现工作枯竭

 

    工作枯竭会引发焦虑抑郁  

  工作枯竭(jobburnout)这个词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服务业中,并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专家Maslach针对工作枯竭做过系列的研究。她认为工作枯竭的主要表现有身心疲惫、愤世嫉俗、低工作效率,无成就感等。工作枯竭首先影响人们在工作中的表现:一些原本就想离职的人就会旷工、辞职;不想离职的人工作效率下降、工作满意度降低、对公司的忠诚和认可下降。其次是影响工作者的身心健康,身体会感觉不适、生病,并会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如焦虑、抑郁和自尊下降等等。

  年轻人更容易出现工作枯竭 

  研究发现,工作枯竭感在不同的人群中出现的几率是不同的。

  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出现工作枯竭的几率要比三四十岁的人高一些;未婚者比已婚者工作枯竭感更高一些,但是比那些离婚的人要低一些;教育水平高的人工作枯竭感更强。

  从性格上看,耐力不够、缺乏内控力和遇到问题就喜欢回避的人会更多地出现工作枯竭感。工作枯竭感的出现与神经质人格有较强的相关性。神经质人格特点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自我意识比较敏感、情感脆弱,也就是说经常存在情绪不稳定的表现。研究还表明,感性的人(出现问题易发泄情绪)的人,相对于理性(面对问题能冷静处理)的人会更多地感受到工作枯竭。

  从工作态度上看,对自己的工作期望值较高的人一般都会努力甚至超量工作,他们更容易出现疲惫和倦怠。如果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也容易导致他们愤世嫉俗,并产生更多的抱怨,因此出现工作枯竭的可能性也更大。

  教师医生易出现工作枯竭 

  体力劳动者,如工作量过大的人;或者脑力劳动者,如有角色冲突和角色定位不明确的人更容易产生工作枯竭。

  科学家对工作枯竭的研究是从服务业和教育界开始的,直到现在,这两个行业的人仍是研究的重点。耗费情感和心神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更容易产生工作枯竭,如教育、社会服务、医药、心理健康、法律等。很多研究表明,教师是最容易产生工作枯竭的职业,其次是医生。

  其他因素也可以产生工作枯竭,如工作量越大,人越容易感到疲倦;自己的工作较多,但是领导又不放权,导致力不从心;工作多收入少,自己的努力被忽视,不被别人认同等;和同事的关系比较差,没有集体感和归属感;在工作中经历了太多不公平的待遇;本身就不认同自己的工作,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或者是和上司及公司的文化价值观有冲突,也会加重职业倦怠的感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秋峰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