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新闻

高考全民一张卷 考生是主角全民齐参与

2014-06-09 11:45:00来源:枣庄新闻网作者:张莉萍 董艳 寇光 金亮

7日、8日,全市两万六千多名考生在老师、家长的鼓励和期盼中,奔赴考场,检阅自己十年苦读的果效,也为自己人生的第一个重要关口画上一个句号。考场外,除了家长、老师外,还有不少工作人员和爱心人士,也在为考生们奉献着。

  7日、8日,全市两万六千多名考生在老师、家长的鼓励和期盼中,奔赴考场,检阅自己十年苦读的果效,也为自己人生的第一个重要关口画上一个句号。由于扩招,也由于许多人思维方式的转变,如今高考已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尽管如此,一年一度的夏季高考依然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

  全民演出,考生是主角

  7日早晨7:10,距离2014年夏季高考正式开考还有1小时50分钟,当记者到达三中西校考点时,已经有不少考生和家长陆陆续续地赶到了学校门口。“快开考了,多看一点是一点。”考场外,学理科的考生小曹和她的3个同学围坐在离考场不远的花坛附近,右手拿着复习资料,左手拿着考试用品,还在临阵磨枪,时不时地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全然不顾周围的嘈杂与躁动,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又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加入其中,开始猜测起今年的作文题目。

  “不管你愿不愿意,也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好,高考都在那里。”考生小孟正和几个要好的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开着玩笑,“昨天我做了个梦,梦见自行车坏了,推了一路,可累坏了,这是不是预示着我要‘平步青云’啊?”这一玩笑话瞬间带动了大家的情绪,考生们乐呵呵地谈论着和考试无关的各类话题。

  就在不少学生有说有笑地等待进入考场时,一位向考场内张望的女同学来来回回独自在原地转悠,手里的复习资料“不听使唤”地落到地上。“从这几次调研考试的情况来看,她上本科没多大问题,但是能明显感觉她的心理波动,从上周开始,孩子就一个劲地让我给她买咖啡喝,今天早上4点,孩子就坐在床上看起了书,来的路上一句话也没多说,真担心啊!”这位女同学的父亲很是担心女儿,不住地给她鼓着劲儿。

  三中东校外,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考前气氛比以往平和了不少,多数考生状态良好,已经提前踩好考点准备充分,并没有出现过多的紧张和忧虑。在这种气氛下,考生们一一步入了考场。

  漫长的等待终于结束了,7日上午11:30,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三中东校考点外,第一位迈出考场的考生陈振宇,十分自信,又十分轻松,他说:“就我个人感觉,今年的试题与往年相比难度并不大,材料作文‘窗户’也正合我心意,总体来说发挥得还算不错。”陈振宇表示,由于准备充分,在做完试题检查了几遍后时间还剩很多,因此他在离考试结束还有半小时的时候便交了卷。“今年和往年有所不同,提早交卷的考生也不能出去,好在考点给我们设了休息室,我们提早交卷的考生可以到休息室里暂作休息,等到考试正式结束才能和所有考生一起走出考场。”陈振宇说。

  在滕州一考点,7日上午7:40,滕州十一中高考专用大巴车第一个载着考生来到考点,透过车窗可以看到,车内考生的脸上大都洋溢着笑容。下车后,他们有说有笑,三五成群地结伴而行。7:50,滕州二中老校的考生们陆续走到了由公交公司提供的20辆大巴车前,相互祝福并口中大喊着“加油!加油!加油!”然后,挥手道别,奔赴各考点。一位王同学说:“在几个月之前,我们就被书山题海般的生活折磨够了,所以最近我们很多同学都干脆不看书,而专注于放松了。比如我,这几天就一直在和同学讨论高考完了去哪里玩。考试时越是心里轻松,越会取得好成绩。”8:25,铃声响起,考生们陆续走进考场,一名女生还一边走着,一边和记者打招呼,并摆出了象征着胜利的“剪刀手”。

  老师、家长、工作人员和爱心人士上场参与

  高考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除了应考的莘莘学子以外,还有坚守在考场外围的“他们”——老师、家长、相关工作人员和爱心人士。他们虽然没有和考生一起走进“战场”,但心依旧是紧紧跟着考生,在炎炎烈日下坚守着他们的阵地。

  7日上午7:30左右,一位年近40岁、右手推着电动车,左手提着水杯的女士来到了三中西校门前,这位女士姓陶,是一位复读考生的家长,采访中,陶女士不停地按揉眼睛,一脸的疲惫。“一下夜班我就来了,怕孩子担心,所以来‘陪考’的事我也没跟孩子提,只能远远地看着。说句实话,与其在家坐立不安地等着,还不如到这里来给自己一个安慰。”说起这两年的陪考经历,陶女士感慨颇多。

  “明知道自己是瞎操心,可也没有办法。”三中西校门口,徐鑫夫妇的心里也不平静,孩子给了夫妻二人一个拥抱之后,便随着人群走进考场,“儿子高中住校,高考这两天也没回家。从这几次的模拟考试来看,儿子的成绩起伏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心里是一点底也没有,紧张是肯定的,但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儿子却像没事人似的。”9点,开考的铃声响起后,家长们仍不愿离去。不少家长就凑在一起,聊起了高考后的志愿填报。

  “熬了这么多年,不就为了这两天吗?”作为一名家有考生的高三教师,王老师不住地端详那把写有“金榜题名”的折扇,“孩子和他的妈妈在另外一个考点,希望孩子也能‘金榜题名’吧,我又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这里祈祷孩子能进入理想学府了。”

  在众多等待的家长中,家住市中区西昌路附近的殷先生可谓是较为悠闲的一个,原因是他的儿子殷子旋提前被曲阜师范大学体育单招录取了,用殷先生的话来说,儿子这次参加高考只是以一个平常考生的心态去感受高考。“反正已经被录取了,所以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做父母的都一点压力也没有,对于儿子想来体验一把高考的想法,我们也是支持的,毕竟人这一辈子要是没有参加过高考,那确实太遗憾了。”殷先生说。

  考场外,不仅家长在焦急等待,还有一些高三的老师也同样是“望眼欲穿”。7日下午2时左右,在十六中的考场外,一位中年男士手里拿着数十张准考证焦急地左顾右盼。通过询问,记者了解到,这位男士是九中高三的一名班主任,他手里拿着的是班里所有学生的准考证,学生来到后,为了防止有的同学出现漏带准考证和迟到的情况发生,他专门在考点门口等待学生的到来,集中分发准考证,等学生们考完试他再在考场外收齐。如果出现快到点还没有到场的学生,他便按照学生事先留下的联系方式电话联系。

  “不光是他,我们高三级部的十位班主任全数到场,给考生们做好后勤工作,还要给考生们打打气,为了让他们能放心午休,我们老师都会掐着表叫他们起床,都是为了孩子们能有个好的发挥,也得对得起这么多年的努力。”九中高三级部主任颜世珍表示,在高考期间,老师们都守在考场外面,以应对考生们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

  考场外,除了家长、老师外,还有不少工作人员和爱心人士,也在为考生们奉献着。在市中区3个考点外,虽然烈日当空,但很多爱心团体仍在免费向考生提供矿泉水、扇子和接送服务。“今天上午,我就拉了一个考生,希望下午可以多拉几位,尽可能为更多的考生们服务。”爱心司机戴成霞说。

  家住市中区解放路附近的乔先生表示,他的儿子乔峰平时在校学习成绩一般,但他并未给孩子任何压力,而是让孩子保持正常的心态去面对高考,不害怕不厌恶就好。

  作为中学校长的殷先生在对待孩子和高考的问题上十分开明,他的孩子殷子旋已经在体育单招上被录取,他说:“我觉得硬逼着孩子去学习是没用的,我儿子从小便表现出了对足球的爱好,我和他妈妈都对此表示支持,要是我和一些别的家长那样反对孩子踢球,逼着他专攻文化课,估计他也不一定能够考上心仪的学校。”

  交上最后一张考卷,吃大餐、K歌、学吉他、打工……

  8日,高考的第二天,不少考生的状态明显比第一天更好,更加自信,更加乐观。不过也有一些考生因为前一天发挥不理想,有些垂头丧气。

  中午11:30,第三场考试结束,不少考生表情都轻松了许多,毕竟高考已进行了大半,只差下午的一门综合了。所以,不少考生已经开始商量着晚上去哪儿娱乐了。“我晚上要和同学一起去吃大餐,然后再去唱歌,好久都没这么彻底地放松了,说什么也得疯狂一把!”考生李冉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李冉旁边的一名同学也表示,他已经连续好几月没玩过电脑了,今天晚上他打算叫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去玩个通宵。

  这不算什么,有的考生已经把未来两个月的时间都做了详细的打算。“我平时对吉他很感兴趣,可惜平时都忙于学习一直无缘接触。等考完试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培训班学弹吉他。”考生郑军说出了他心里的打算。采访中,多数考生表示,高考结束后肯定得疯玩几天,然后再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一些东西。不过也有例外,考生周建国便说出了外出打工的想法。“父母工作都很辛苦,我的家庭也并不富裕,因此我打算提前进入社会,用打工的方式感受父母平时的不易,挣钱多少倒是无所谓,就当是体验生活的同时赚点零花钱。”周建国说。

  对于考生们各种各样的疯狂玩法,多数家长持赞同意见,毕竟考生们的辛苦他们也都看在眼里,反正都是考试完了在玩,偶尔的放松也是人之常情。不过,还有部分家长认为,他们并不反对孩子们玩,但一定要适度地玩,不能太过头,也不能影响身体健康,一切都要以安全为首要条件。

    http://epaper.632news.com/zzwb/html/2014-06/09/content_22184.htm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田田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