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尼美舒利致人死亡谣言又起 医生:12岁以下儿童禁药
2015-01-13 14:17:00来源:齐鲁晚报
“市中医院王晓燕主任真心呼吁:小孩发热不要用尼美舒利颗粒,会发生瑞氏综合征,已有四个抢救无效死亡……”近日,这样的一则消息在枣庄市的微信朋友圈中热传。近日,滨州市滨城区的徐老先生轻信微信朋友圈里的“养生贴”,结果用此治疗老病,老病没好,却又导致了新病。 “市中医院王晓燕主任真心呼吁:小孩发热不要用尼美舒利颗粒,会发生瑞氏综合征,已有四个抢救无效死亡……”近日,这样的一则消息在枣庄市的微信朋友圈中热传。12日,记者来到微信中提及的市中医院,经院方核实并无王晓燕此人,也没有出现儿童因服用尼美舒利颗粒致死的事件,虽然尼美舒利颗粒确实是12岁以下儿童禁用的,但这则消息实为谣言。 本报记者 王开元 照一照>> 曾被辟过谣 又在传播 近日,在枣庄一些地方,一则孩子服用尼美舒利颗粒已致4人死亡的消息在家长中间炸开了锅,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记者从枣庄市各大医院了解到,近段时间常常有家长前来儿科门诊咨询尼美舒利颗粒是否能给儿童服用的问题。 据了解,引起父母恐慌的始作俑者是微信朋友圈中的一条被不断转发扩散的消息。消息的核心内容为:市中医院的王晓燕表示自从工作以来已经遇见五例这样的病人,因为有小宝贝的家长在小孩发热时使用尼美舒利颗粒退热治疗,发生瑞氏综合征,四个抢救无效死亡!前段时间又一个小天使离开,呼吁家长小孩发热不要用尼美舒利颗粒。 12日,记者来到枣庄市中医医院、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枣矿集团枣庄医院等几家医院,但是院方经过调查核实后均表示没有“王晓燕”此人,也没有出现过12岁以下儿童因服用尼美舒利颗粒致死的事件,并认为这是一则网络谣言。随后,记者经过调查后发现,“尼美舒利颗粒致死”的传闻早在2011年就曾经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2014年下半年开始在辽宁、河北、江苏等省传播开来,均已被证实为谣言。这次又换了一张“皮”在枣庄传播。 辨一辨>> 医生正解 尼美舒利颗粒 记者了解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使用管理的通知》规定:根据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决定采取进一步措施加强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使用管理,调整尼美舒利临床使用,明确尼美舒利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 12日,记者采访了枣矿集团枣庄医院儿科主任董兆华。董主任告诉记者:“世界卫生组织早就规定12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尼美舒利,但是现在部分家长并没有此类意识,还在给孩子服用。一般来说尼美舒利颗粒12岁以下儿童服用后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重大影响,但是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会加重其肝肾功能的损害程度,同时尼美舒利颗粒不能作为一线常规退烧药来选择,除非特殊疾病的需要,比如风湿类疾病需要镇痛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下也还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服用。另外,所有退烧药都可能诱发瑞氏综合征,这和患者的体质也有密切关系,在使用退烧药前应该充分考虑患者是否有过瑞氏综合征或者是肝肾功能损害的情况。” 大众网相关报道: 近日,微信朋友圈疯传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宝爸宝妈们的关注,“市中医院儿科王晓燕主任真心的呼吁:小孩发热不要用尼美舒利颗粒退热治疗,商品名瑞芝清,工作以来已经遇见五例这样的病人,四个抢救无效死亡,昨夜又一个小天使离开……”此消息一经传播,宝爸宝妈们很是担忧。5日,记者联系到了枣庄市中医院儿科门诊,经证实,该医院儿科门诊并没有名叫“王晓燕”的主任,微信里流传的因尼美舒利导致死亡极端案例的传言并不属实。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马震 ![]() 热点图片>更多<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