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千年风雨普照寺
2013年11月25日 16:31作者:赵连友来源:大众网
古老的薛河流经鲁南大地,厚重的文化在其怀抱中孕育升华,佛教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千百年来,鲁南地区名刹林立,摩崖佛像众多,最有名的寺院当属青檀寺、普照寺、甘泉寺、灵芝寺、龙泉寺、越峰寺、大佛寺等。近日,笔者来到坐落在西集镇的古峄县三大名刹之一的普照寺进行了探访。 岌岌可危的普照寺大殿。 普照寺盘龙石柱。 普照寺贾三近真迹石碑。 古老的薛河流经鲁南大地,厚重的文化在其怀抱中孕育升华,佛教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千百年来,鲁南地区名刹林立,摩崖佛像众多,最有名的寺院当属青檀寺、普照寺、甘泉寺、灵芝寺、龙泉寺、越峰寺、大佛寺等。近日,笔者来到坐落在西集镇的古峄县三大名刹之一的普照寺进行了探访。 鲁南名刹 普照寺是古峄县佛教名刹,也是山东省枣庄市至今尚存的为数不多的宗教古建筑之一。据《峄县志·祠祀》卷载:“(峄县)城西六十里有普照寺,旧名普照禅院。”寺庙位于山亭区西集镇西集村西,在古龙河(即今西集龙河)之阳,背负远山,左右为西集、姜庄村翼护,堪为形胜之地。 普照寺建于隋代,金大定年间扩建重修,至明万历年间达到最大规模,占地百余亩。寺院坐北朝南,龙河绕寺而过。寺门建在南边近河沿处,门外龙河碧波荡漾,两岸芳草萋萋,风景颇美。普照寺当年有檐门三间,四大天王守护两侧,院内五间大殿雄浑壮观,檐廊下四根雕刻着盘龙的石柱非常精美。殿内观世音佛像泰然安坐,十八罗汉姿态各异。大殿东侧为沧浪殿,供奉着水神,西厢房三间,祭祀着关公。院内古木参天,碑碣林立,环境极为幽静。 贾三近寺内留题刻 普照寺原来规模可观,左右有跨院,跨院有配房,院内外种植嘉木,森森古木掩映着殿宇庙堂。古槐枝杈遒劲,似乌龙探爪,松柏苍枝傲穹,尽显古刹雄风。大殿后有禅经房,俗称后神殿,是习读经书的好地方。普照寺古时香火旺盛,烧香礼佛的信士络绎不绝。滕峄地区一些文人雅士见这里桃花流水,风景优美,时常相邀来此游赏,明代著名文学家贾三近就是其中的一位。 据《明史·贾三近传》等记载,贾三近(1534—1592)字德修,号石葵,又号石屋主人、兰陵散客等,峄县人,曾任光禄寺卿、都察院俭右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等职。贾三近一生著述颇丰,但多有散佚,他组织编写的《峄县志》,是峄县第一部县志,保存了很多珍贵的史料。 普照寺大殿的东西两侧墙上,镶有两块贾三近题写的碑刻,至今点画精美,保存完好。碑刻所立的年代是万历十一年,即公元1583年,其时正值贾三近在家赋闲。在家乡五年的闲居期间,贾三近为了撰写《峄县志》,悠游泉林,足迹踏遍了峄县及周边。在普照寺他结识了主持僧圆泰,颇为投机,便数次前来拜访,甚至住在寺里。墙上的碑刻便是他两次应圆泰和尚的邀请,而专门题写的。右侧的题刻为楷书,左侧题刻为行书。贾三近的这两块题刻作品,前几年被颜景涛收进了他主编的《鲁南历代书画碑刻选集》一书。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震 本文相关新闻热点图片>更多<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