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喝薄荷茶 赶走“夏懒”

    2013-06-17 10:01:00作者: 来源:健康报

“春困”之后有“夏懒”。连日的雨水天气过后,转眼到了荔熟蝉鸣的夏季。艳阳高照,气温升高,总觉昏昏欲睡或老是“睡不够”的“夏懒一族”越来越多了。

原标题:喝薄荷茶 赶走“夏懒”

□黄蓉芳 骆茵
 
  “春困”之后有“夏懒”。连日的雨水天气过后,转眼到了荔熟蝉鸣的夏季。艳阳高照,气温升高,总觉昏昏欲睡或老是“睡不够”的“夏懒一族”越来越多了。
 
  A
 
  “夏懒”秘密:“阳气”流失,身体受风寒湿邪侵袭
 
  “夏天觉得困,不一定仅仅是因为睡眠不足。”广州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麦志广分析,夏天气温高,出汗多,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人体的“阳气”容易随着汗水大量流失,机体也容易受风寒湿邪侵袭,从而导致精神欠佳,也给了人一种“夏懒”的错觉。另一方面,夏天暑湿,如果脾胃功能不好,体质又偏湿热时,往往无法有效化解湿气,也会出现身体沉重、精神不振、想睡觉或胸闷的症状。
 
  对于这种因为“阳气”流失而造成的“夏懒”,麦志广建议,用花旗参煲鸡汤喝,有抗疲劳、抗缺氧的功效;同时,高温时要注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大量出汗、元气损伤。
 
  B
 
  专家支招:四招教你赶跑“瞌睡虫”
 
  麦志广认为,如果怀疑自己是疾病性的“夏懒”一族,最好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如果属于一般性的“夏懒”,除了平时注意饮食清淡、作息规律外,不妨参考如下解困妙招:
 
  1.喝薄荷茶
 
  薄荷茶性味辛凉,主要含有挥发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薄荷醇、薄荷脑、薄荷酮、薄荷脂、茨烯、柠檬烯等,具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的功效。喝薄荷茶是最值得推崇的提神方式,薄荷茶也因此被美国《健身》杂志推荐为健康饮品。
 
  2.头部按摩
 
  太阳穴:四指并拢先按摩上下眼睑,然后按摩的手指从眼角处向太阳穴处移动,按摩数分钟。常按摩太阳穴可以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并且操作非常简单,适合在任何时间做。
 
  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部,在枕骨之下,与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相平。这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按摩它除可提神外,还能缓解眼睛疲劳,特别对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或长时间伏案的人,效果更好。保持身体正直,两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风池穴,头后仰,拇指环形转动按揉穴位1分钟,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反复5 次。
 
  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的最高点,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交会之处,按摩这里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同时可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揉,反复5次。
 
  3.听节奏感强的音乐
 
  在下午开始工作前,听几首节奏感强、“迪斯高”之类的音乐,可瞬间提神。“但切忌听一些缠绵优柔的钢琴曲之类,因为那更令人容易睡着。”
 
  4.自制香囊
 
  薰衣草香气有滋补、舒缓压力、消除疲劳的作用,柠檬香味则有缓解头痛的作用,因此可自制薰衣草或柠檬香囊,在精神不振时,闻一闻有提神醒脑的功效。
 
  C
 
  专家提醒:
 
  警惕“夏懒”隐藏的四大健康隐患
 
  隐患1: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广州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吴一行介绍,有一种“夏懒”的表现是晚上打鼾、白天嗜睡。这种“夏懒”的背后极有可能是一种病,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主要是由于上呼吸道狭窄、阻塞,引起呼吸暂停,造成血氧饱和度下降。这种患者可根据病情通过手术或非手术手段进行治疗。
 
  隐患2:心脏功能不佳
 
  “疲劳、乏力是各种心脏病常有症状。”吴一行说,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血流量的重要器官。如果心脏功能不佳,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就会受影响,能量和氧气的供给不足会直接影响大脑的生理功能。大脑“缺氧”就会出现昏睡症状。因此,如果白天总觉睡不够,要警惕心脏功能出现问题甚至是心脏病的发生。
 
  隐患3:大脑功能有问题
 
  吴一行说,大脑功能出现问题也是“夏懒”的“疑凶”。大脑部分血管的狭窄、堵塞或者痉挛,会造成脑部血流不畅,血流量减少,使大脑供氧不足,也会造成嗜睡症状。   
 
  隐患4: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
 
  吴一行认为,像糖尿病、高血压这些慢性病患者,因为身体机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部分新陈代谢功能紊乱,也会伴随出现嗜睡症状。
 

责任编辑:王健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