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不要对老糊涂掉以轻心 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状

    2013-11-05 10:39:00作者: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日前结束的“痴呆,离你的父母有多近”网络调查结果显示:老年痴呆公众知晓率高达96.16%,但仅有19.79%的人可以正确识别疾病的初期症状,而疾病初期就诊率仅为25.56%。显然,大多数公众对老年痴呆疾病的认知仅停留在“知道”层面,公众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不足,并存在误区。

  

  日前结束的“痴呆,离你的父母有多近”网络调查结果显示:老年痴呆公众知晓率高达96.16%,但仅有19.79%的人可以正确识别疾病的初期症状,而疾病初期就诊率仅为25.56%。显然,大多数公众对老年痴呆疾病的认知仅停留在“知道”层面,公众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不足,并存在误区。

  受访专家:

  张振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到2040年中国老年痴呆人数将等于世界所有发达国家老年痴呆人数的总和。

  记者:老年痴呆是什么病?

  张振馨:我们所说的老年性痴呆就是阿尔茨海默病,主要病因是一种有毒的蛋白质在脑细胞中聚集,导致细胞变性。会表现为对视觉空间的感觉丧失,比如,经常迷路;执行功能、分析判断、理解能力下降,如经常上当受骗,买的上万元的保健品一点用没有,家人怎么阻拦都没有用,这就是分析判断能力有问题了,甚至行为人格都有障碍。

  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在健康查体时应该做个脑核磁检查

  记者:如何早期发现老年痴呆的症状?

  张振馨:如果一个老年痴呆患者是70岁发病的话,那么他在60岁的时候大脑就已经出问题了,有毒蛋白对脑细胞的破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0年。在这10年中,从言行举止上看他非常正常,但通过做核磁或同位素检查,就会发现他的脑组织已经发生变化。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原来对这种被破坏的脑组织没什么好办法,现在我们可以把有毒的蛋白去掉,让脑组织恢复正常,我国新研发的一种药即将进入三期临床。但是,关键是要早发现,自己有检查的意识,我的病人中就有主动来检查的,虽然他跟同龄的老人比思维还非常敏捷,但他说跟自己原来比差很多,一检查,脑组织确实已经发生变化。

  受访专家:王荫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师

  老小孩儿是指高龄老人脾气性格、行为举止越来越像小孩,老年痴呆的患者就是老小孩儿。

  记者:老年痴呆患者如何表现为老小孩儿的?

  王荫华:经过研究,轻度老年痴呆病人就相当于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中度的相当于七到五孩子的智能,中重度的时候相当于5岁到两岁孩子的智能。重度的老年痴呆病人相当于一岁三个月以下的婴儿的智能水平。

  老年痴呆初期识别:主要表现为记忆减退,健忘相当厉害,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情都记不住,过去经历的事全都忘记,并伴有判断力、分析能力及执行力的进行性减退,难以处理复杂问题。

  老年痴呆中期识别:表现为各种能力更为明显减退,视空间能力的下降、语言障碍进一步明显,出现失语症状、情感肤浅而多变、抑郁而无动于衷、急躁不安而大怒;日常生活能力受损。

  老年痴呆晚期识别:表现为各种能力基本消失,记忆力严重丧失,仅存片段的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大小便失禁、肢体僵直,且基本不发出任何声音。

  老年痴呆的治疗目标是改善症状,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他们生活认知的能力,改善痴呆老人和他的家人以及照料者的生活质量。

  记者:老年痴呆能否治愈?

  王荫华:这个病是不能根治的,所以患者和家属的治疗目标不要期望过高,目前能做到的只能改善症状、延缓病程,尽量保留他现有生活能力,并且稍有提高,提高患者和家人照料者的生活质量。痴呆老人要在自己还有认知能力的时候,把遗嘱留下,不要造成身后的混乱场面。假如自己得了病,护理治疗费花销是很大的,经济上要提前做好安排。

  老年痴呆治疗大致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除药物以外其他疗法,包括护理、康复训练,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护理不只包括生活护理,还有心理护理、安全护理、怎么应对异常精神行为症状等。

  原文链接:http://epaper.ynet.com/html/2013-11/05/content_21054.htm?div=-1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张永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aozhuang@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