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食品专家批驳“转基因食品改变人类基因”说法
2013-11-12 10:35:00 来源:人民日报
转基因产品安全问题等方面引发的论战持续升温,人民网推出《激辩转基因》系列微访谈。今日上午,在第六期微访谈中,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一部主任徐海滨指出,转基因食品改变人类基因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人民网北京11月11日电 (记者赵敬菡)转基因产品安全问题等方面引发的论战持续升温,人民网推出《激辩转基因》系列微访谈。今日上午,在第六期微访谈中,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一部主任徐海滨指出,转基因食品改变人类基因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有网友认为:“转基因产品是完全违背自然规律、由实验室和工厂生产出的一种让商家谋利的食品,”“让人吃了在短期内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但长期吃吃多了,就会使人体细胞发生质的变化,产生变异细胞,从而危害人类生育及子孙的健康。” 对此,徐海滨说:“吃食物能改变自身的基因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的依据。”他介绍说,基因是食物中的必须成分,我们每天吃的所有食物,都是含有基因的,转基因食品的基因在本质上与普通食物的基因没有任何区别,都是由基因的最小单元——碱基构成的。人类在长期生物进化中,受到环境影响,基因会发生突变,但就是这种突变带来了人类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差异。吃食物能改变自身的基因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的依据。“如果人类吃基因就能改变自身的基因,那么数万年来,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子?” 徐海滨表示,他本人就并不避开转基因食品。“我们家里吃的木瓜就是转基因的,甚至调味的大豆酱油,其原料也可能是转基因的,在城市里生活,要完全避开转基因食品是不太可能的。” “抵触和不接受转基因食品的原因很复杂”,徐海滨说,首先是消费者不了解转基因食品,对不了解的事情有所顾忌和担心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此外,转基因产品的主要或直接受益对象比较窄,宣传不到位,消费者没有感觉到转基因食品给自己带来的益处。第三就是消费者对中国食品安全状况的担心延伸到转基因食品这个新生的事物上;第四,国内对转基因食用安全性评价和信息发布缺乏权威机构和专家的声音;第五,反对转基因的人士在媒体,特别是新媒体有较大影响力,对转基因不了解的人容易受到他们影响;还有各种非科学和不理性、片面的媒体报道造成转基因食品“污名化”和“妖魔化”等等。 他说,其实针对转基因食品,国际和国内都有一套严格的食用安全评价程序和方法。涉及的技术有成分分析、营养学利用和评价、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致敏性评价、毒理学评价,甚至包括流行病学调查等,与技术相对应的,有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指南、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采用的是国际学术界认可的一些研究和评价方法。 “但不论反对的人数多少和原因是什么,提示我们,需要团结各方力量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科学普及工作。” (完) 原文链接:http://health.people.com.cn/n/2013/1111/c14739-23500981.html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张永 本文相关新闻热点图片>更多<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